大象新闻记者 曹爱文 王向锋 孙家伟
2月2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省2024年春运工作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春运整体平稳有序,累计发送旅客728.4万人次
1月26日春运启动以来,全省春运客流明显增长,截至目前,累计发送旅客728.4万人次,其中道路水路351.1万人次,铁路323.8万人次,民航53.5万人次,高速公路出口流量1335.6万辆。
1月31日以来,我省北部、中西部、东部普降中到大雪,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公路、铁路、民航带来较大影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恶劣天气应对工作,截止今天,除1月31日晚个别路段因事故出现短时拥堵、部分路段因天气原因进行交通管制外,其他道路通行基本正常,春运整体平稳有序。
本轮强降雪预计将于2月5日以后结束
受持续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较强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今天下午到4号,河南省将进入下一阶段明显雨雪天气。从实况监测来看,今天上午河南省雨雪就自西南向东北逐渐扩展开来。目前黄河以南地区都已出现小雪,信阳地区为雨夹雪。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里全省大部有小到中雪,西部和东南部大到暴雪,淮河以南伴有冻雨。3号和4号是本轮雨雪最为集中的时段,受槽前暖湿气流和江淮气旋影响,全省大部有中到大雪,东部、东南部暴雪,局部可能还会出现大暴雪。
本轮强降雪预计将于2月5日以后结束。雨雪结束后,春节期间河南雨雪较少,但节前气温回升缓慢,2号到9号,全省大部的最高气温都只有0℃左右,5号到7号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在零下9℃到零下7℃,中西部地区可降至零下12℃到零下10℃,局地达到零下14℃左右。
迎战低温雨雪 全力以赴做好春运各项工作
省春运专班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细化极端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围绕“平安春运、便捷春运、温馨春运”目标,全力以赴做好春运各项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重点做好应对准备。按照省政府安排,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部和春运工作专班合并办公,各地市均成立了相应机制,24小时全天候开展工作。结合最新气象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针对可能发生的高速公路长距离拥堵、航班大面积延误、高铁长时间停运等极端情况,全面做好准备。
二是全力做好应急处置。省交通运输系统迅速进入应战状态,以雪为令,加强全省路网综合调度,360支除雪融冰队伍、近3000台大型设备采取24小时人机轮番作业,全力做好道路除雪融冰,强化安全督导检查,最大限度减少交通管制、保障路网畅通。国铁郑州局集团对部分线路运行方案进行动态调整,采取临时限速等措施,全力保障安全运输需求。民航机场及时清除跑道积雪,确保航班顺利起降。郑州地铁1、2、5号线连续3天延长运营时间至24点,确保到达旅客及时疏运。公安、交通部门联勤联动,人员力量应上尽上,巡逻车辆应出尽出,重点桥隧专人值守,随时处置交通事故和突发事件。
三是尽力做好力量配置。交通运输系统根据雪情变化,及时增配补充除雪融冰专业设备和物资,配备应急转运队伍2879人、大中型客车900辆、厢式货车440辆,提前做好准备。按照有热水、有热饭、有油加、有电充、有御寒衣被的“五有”标准,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油气、食品等物资储备。商务系统安排220个应急商品集散地、1936个应急投放网点随时待命,4家骨干农批市场总库存122.8万吨,可保障正常交易15-20天。应急系统预置救援队伍393支、1.38万人,专业救援大型设备1200余套。
四是努力做好暖心服务。根据气象和路况实时变化,及时发布提醒,利用广播、电视、“豫见交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全天候滚动发布气象、路况、出行等信息,提醒公众合理出行。52个高铁站、46个普速站候车室全天候24小时开放,安装用水加热暖宝、免费手机充电桩等设施。民航部门安排专人解决旅客诉求,做好延误航班保障和旅客服务工作。根据车流变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临时卫生间、移动充电车,提供春节特色饭菜,确保群众平安便捷温馨出行。
根据气象预报,预计今天到4日,我省黄河以南有小到中雪,其中东部、南部有暴雪,淮河以南部分时段有冻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狠抓工作落实、全力做好服务,让大家能够顺利出行、平安回家。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做好除雪保通。根据雪情变化,在未来雨雪集中的南部地区,进一步增加融雪剂、防滑料等应急救援物资,按照“随下随清、边清边通”的原则,优先抓好重点路段、重点桥梁除雪融冰工作,动态调整交通管制路段,最大限度减少高速出入口关闭时长。针对道路突发情况,采取“路警”联合压车带道方式,护送车辆安全通行。做好铁路设备维护、线路巡检,确保运输顺畅。加强民航机场除雪保障,提高航班正常率。加强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地铁城铁与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场所无缝对接,确保旅客顺畅疏运。
二是持续做好旅客服务。深入开展春运“情满旅途”活动,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强化加油、充电等综合服务保障,必要时向公众开放收费站、养护道班等基层站点,切实为临时滞留旅客做好餐饮、热水、休息、保暖等基本服务,保障群众出行途中吃得饱、住得暖、行得安。密切关注候车候机客流变化,在客运站、机场、火车站扩大候车区域,储备应急酒店,指定应急医院,切实防范大规模滞留,坚决防止人员受冻、挨饿等情况发生。
三是持续做好物资保供。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做好蔬菜、水果、肉蛋奶等民生物资货源组织和运输服务保障,以充足的供应保障民生物资物价稳定。坚持“一事一协调”保障运输需求,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运输畅通。强化煤电油气运保障机制,协调做好重点用煤用气企业、电力和油气供应企业供需对接,确保重点发电企业电煤储量维持在15-20天,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督促邮政快递、物流企业加强人力运力调配,畅通末端配送“微循环”,满足群众基本寄递需求。
四是持续做好安全保障。加强道路基础设施隐患排查,加大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车辆监管力度。根据冰雪情况,科学制定高铁线路运行限速标准,在航班运行期间对跑道摩擦系数进行持续监测,确保安全运行。聚焦机场、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区域,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强化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疲劳驾驶、超速、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启用“河南高速阳光救援”微信小程序,对故障车辆免费救援,对事故车辆精准救援、快速处置,最大限度为群众便捷出行、平安回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