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曾涛
【导语】在郑州东北郊,黄河南岸,貌不惊人的地方埋藏着一座千年古村——大河村遗址。五十多万平方米的土地,承载了郑州地区远古文化发展的完整缩影,参与和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4月10日上午,“去郑州,看华夏古国”系列活动采访团来到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探寻黄河文化深厚底蕴。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北距黄河8公里,是中华文明起源和黄河文化的重要标识性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四种考古学文化,距今6800年至3500年,面积约53万平方米,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1964年发现,1972年进行首次发掘,至今已先后进行27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7000平方米,出土各类房基50多处、窖穴500多座、墓葬400多座、壕沟5条、各类文物及标本2万多件。

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副馆长戴建增在接受采访时说,大河村遗址其主要价值和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延续时间长,文化链条完整。出土了我国同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建筑基址,历经5000余年仍保留有完整的平面布局和1米多高的墙体,而“木骨整塑陶房”的建筑工艺,则奠定了中国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色彩绚丽、图案丰富,被誉为中国彩陶艺术的瑰宝,著名的彩陶双连壶即出土于此;出土的很多陶器上绘制的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彗星纹、星座纹等天象图案,被认为是目前我国已知最丰富的天文学实物资料。

戴建增说,大河村遗址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堆积厚、保存好、延续时间长、出土遗迹遗物丰富,是我国著名的史前遗址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性,学术地位十分重要,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