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郑州 > 正文

新郑的由来:千年沧桑郑韩故城

来源:大象新闻郑州记者站2021-04-12 17:55:18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记者 曾涛

【导语】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郑韩故城历经两千余年的岁月磨砺,仍城垣逶迤,雄浑矗立,蔚为壮观。

4月9日下午,“去郑州,看华夏古国”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新郑市中华路上的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感受郑韩故城的厚重与沧桑。

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著名的都城之一。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陕西咸林(一说棫林)迁到今新郑溱水、洧水间,历395年。为了区别于陕西的“郑”,后来人们把这个地方称为“新郑”。

登上该遗址公园北城墙,只见城墙上植被丰富,新修的木栈道蜿蜒向前,吸引不少当地市民前来登高望远。

据新郑市文物局文物科科长王凯介绍, 郑韩故城是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与韩国的国都遗址,其规模和保存的完整性在东周列国中绝无仅有。它是国务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重点扶持保护的36处大遗址之一,也是20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自2013年12月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以来,新郑市积极实施郑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生态保遗”战略,全力推进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2017年12月2日,国家文物局在浙江慈溪召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并为第三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名单中,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赫然在列。据了解,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为城墙遗址公园、宫城遗址公园、大吴楼手工业遗址公园和后端湾综合遗址公园四个部分。其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目前已对外开放。

随后,采访团又来到新郑郑国车马坑景区。郑国三号车马坑是继郑公大墓之后的又一惊世发现。坑内残存4辆拆车葬式的木车,加之之前的发掘,郑公大墓共有葬车48辆,马124匹以上,出土的车辆和马匹之多,在我国东周考古发现中实属罕见。特别是饰有青铜和骨器构件的彩席顶棚、舆长约2.2米的大型安车,为研究我国周代车马葬制、葬俗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依据。

王凯告诉记者,此次郑韩故城遗址的发现,不仅为我们研究不同时期故城的结构布局、墓葬制度、防御体系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也为科学制定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后世复原历史场景、传承历史文明赋予了新的内涵。

文章关键词:郑州 责编: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