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王丹丹:乳腺增生的治疗与预防:告别乳房疼痛的实用指南

查看证书】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它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乳房疼痛、肿块等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了解乳腺增生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对于女性的乳腺健康至关重要。

一、乳腺增生的概述

乳腺增生,既不是肿瘤,也不属于炎症,而是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其发病主要与激素水平失衡,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此外,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乳腺增生。

二、乳腺增生的症状

1. 乳房疼痛:疼痛通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多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部分患者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2. 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 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 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三、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1. 心理治疗:乳腺增生的发生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焦虑、抑郁、紧张等。因此,心理治疗是重要的一环。患者要保持乐观的情绪,舒缓生活和工作压力,消除烦恼,心情舒畅,心态平和,症状就可以缓解。

2. 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慢跑等,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减少或避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巧克力等。

3. 饮食调理:饮食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肥胖。

4.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如逍遥丸、乳癖消等中成药,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如果乳腺增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激素调节药物。

5. 中医治疗:中医推拿按摩,通过按摩乳房及相关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块;针刺相关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乳腺增生症状。

6.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 X 线等,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果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或质地变硬,或者出现乳头溢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恶变的可能。

四、乳腺增生的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遇到压力时,采取有效的减压方法,如听音乐、旅游、与朋友倾诉等。

2. 选择合适的内衣:内衣应大小合适,材质舒适,避免过紧或过松,以免对乳房造成压迫或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

3. 和谐的性生活:和谐的性生活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对乳腺的保护力度和修复力度。

4. 避免滥用激素:尽量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化妆品,不随意服用避孕药等。

5. 哺乳与生育:适时生育、哺乳对乳腺有保护作用。产后尽量母乳喂养,哺乳时间适当延长,有助于减少乳腺增生的发生风险。

6. 预防乳腺损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乳房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防止乳腺损伤。

五、常见误区

1. 乳腺增生会癌变:大多数乳腺增生属于生理性改变,癌变的几率很小。只有少数不典型增生可能增加癌变的风险,但通过定期检查和适当的治疗,一般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2. 乳房疼痛忍忍就好:乳房疼痛是乳腺增生的常见症状,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进行治疗。

3. 只依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只是乳腺增生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样重要。

乳腺增生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积极的预防,女性朋友们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降低发病风险,告别乳房疼痛,保持乳腺健康。关爱自己,从关注乳腺健康开始,让我们以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迎接健康美好的生活。(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乳腺外科 王丹丹)

责编:霍晓华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云上名医

TA的热门作品
    大象热搜
    换一换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