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赵子明:房颤不是小事:了解症状,保护心脏健康

查看证书】心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承载着生命跳动的重任。然而,当这个“动力泵”出现问题时,就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AF),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虽然听起来可能并不陌生,但很多人对其严重性却知之甚少。本文将详细解析房颤的症状、成因、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旨在提高公众对房颤的认识,共同守护心脏健康。

一、房颤是什么?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内产生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房各部分的心肌纤维极不协调地乱颤,从而使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协调地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心房跳动的频率极快而且不规律,这种不规律的跳动会干扰心室的正常跳动,从而影响整个心脏的正常功能。

二、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而有些人则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心悸:这是房颤最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到心跳加快、跳动不规则,有时会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

乏力: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可能会感到身体疲劳、无力。

眩晕:房颤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眩晕、头晕等症状。

呼吸困难:在房颤发作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时。

胸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或胸部不适的症状。

请注意,以上症状并非房颤所特有,也可能与其他心脏疾病有关。因此,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

三、房颤的成因有哪些?

房颤的成因复杂多样,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都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

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也可能引起房颤。

遗传因素:部分房颤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

生活习惯:如长期饮酒、吸烟、过度劳累等,都可能增加房颤的风险。

四、房颤的危害有多大?

房颤虽然看似普通,但其危害却不容小觑。长期房颤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心力衰竭:房颤使心房丧失有效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等。

血栓栓塞: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17倍。血栓脱落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心脏性猝死:房颤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诱因之一。房颤导致患者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

五、如何预防和治疗房颤?

预防:预防房颤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

治疗: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形成;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六、总结

房颤虽然常见,但其危害却不容忽视。了解房颤的症状、成因、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保护心脏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心脏健康,共同守护生命之源。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房颤等心脏疾病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心脏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内三病区 赵子明)赵子明:房颤不是小事:了解症状,保护心脏健康

心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承载着生命跳动的重任。然而,当这个“动力泵”出现问题时,就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AF),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虽然听起来可能并不陌生,但很多人对其严重性却知之甚少。本文将详细解析房颤的症状、成因、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旨在提高公众对房颤的认识,共同守护心脏健康。

一、房颤是什么?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内产生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房各部分的心肌纤维极不协调地乱颤,从而使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协调地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心房跳动的频率极快而且不规律,这种不规律的跳动会干扰心室的正常跳动,从而影响整个心脏的正常功能。

二、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而有些人则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心悸:这是房颤最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到心跳加快、跳动不规则,有时会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

乏力: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可能会感到身体疲劳、无力。

眩晕:房颤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眩晕、头晕等症状。

呼吸困难:在房颤发作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时。

胸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或胸部不适的症状。

请注意,以上症状并非房颤所特有,也可能与其他心脏疾病有关。因此,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

三、房颤的成因有哪些?

房颤的成因复杂多样,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都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

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也可能引起房颤。

遗传因素:部分房颤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

生活习惯:如长期饮酒、吸烟、过度劳累等,都可能增加房颤的风险。

四、房颤的危害有多大?

房颤虽然看似普通,但其危害却不容小觑。长期房颤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心力衰竭:房颤使心房丧失有效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等。

血栓栓塞: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17倍。血栓脱落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心脏性猝死:房颤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诱因之一。房颤导致患者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

五、如何预防和治疗房颤?

预防:预防房颤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

治疗: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形成;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六、总结

房颤虽然常见,但其危害却不容忽视。了解房颤的症状、成因、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保护心脏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心脏健康,共同守护生命之源。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房颤等心脏疾病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心脏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内三病区 赵子明)

责编:霍晓华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