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张国飞:胸痛、胸闷别忽视,可能是冠心病征兆!这几招可预防

查看证书】胸痛、胸闷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可能会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原因偶尔出现这类不适。然而,当这些症状频繁出现或持续加重时,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因为这很可能是冠心病的征兆。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预防这一潜在的健康杀手。

一、冠心病的基本知识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其管壁会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甚至形成斑块,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当心脏缺血时,就会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症状。

二、冠心病的主要症状

1.胸痛:这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迫感、闷胀感或窒息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到达无名指和小指。这种疼痛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2.胸闷:患者可能感到胸部有重物压迫感,呼吸困难。这种症状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尤为明显。

3.其他症状:冠心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恶心、出汗、疲乏无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症状轻微甚至无明显症状,而有些人则可能症状严重。因此,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高血脂:血脂过高会导致脂质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斑块。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且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易发生冠心病。

4.吸烟: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5.肥胖:肥胖患者通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高危因素。

6.家族史:冠心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四、冠心病的预防方法

1.合理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2.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运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3.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范围,避免肥胖。肥胖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应尽早戒烟限酒。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脂等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高危因素。

6.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学会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β受体拮抗剂(用于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这些药物有助于稳定斑块、防止血栓形成、减轻心肌缺血等。

2.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常称为“支架植入术”。这种手术通过导管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处植入支架,以撑开血管,恢复血液流通。

3.外科手术: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的高危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即通常所说的“搭桥手术”。这种手术使用患者自身的血管或者捐赠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流向远端心肌。

总之,胸痛、胸闷等症状不容忽视,它们可能是冠心病的征兆。了解冠心病的基本知识、识别其症状、掌握预防方法,对于维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必要的康复和生活方式调整,也是恢复健康的关键。(兰考县爪营卫生院 内科 张国飞)

责编:霍晓华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云上名医

TA的热门作品
    大象热搜
    换一换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