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证书】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了解脑梗死发生的主要诱因以及早期识别的方法,对于预防和及时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一、脑梗死发生的主要诱因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会导致动脉内皮损伤,使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逐渐增大,可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2.心源性栓塞: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可导致心腔内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脑血管时,就可能堵塞血管,引发脑梗死。
3.小动脉闭塞: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最终闭塞,引起脑部小范围的梗死,称为腔隙性脑梗死。
4.血液成分异常: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增多或聚集、凝血功能异常等血液成分的改变,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5.其他诱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缺乏运动、不合理的饮食(如高盐、高脂、高糖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等颈部血管疾病可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增加脑梗死的发生几率。某些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等,可能通过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诱发脑梗死。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影响血液的凝固机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脑梗死的早期识别
(一)突然出现的症状
1.肢体无力或麻木:通常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如无法握住物品、行走不稳、单腿或双腿无力等。
2.面部麻木或歪斜:一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流口水,无法正常控制面部表情。
3.言语不清:说话含糊不清、吐字困难、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
4.视力障碍:突然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失明或视野缺损。
5.头晕、头痛: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伴有恶心、呕吐。
(二)快速识别方法
1.“FAST”原则
F(Face):观察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
A(Arm):双臂平举,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
S(Speech):观察说话是否清晰,有无言语不清。
T(Time):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
2.“BEFAST”原则
在“FAST”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B”(Balance,平衡)和“E”(Eyes,眼睛)。
B(Balance):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行走困难。
E(Eyes):双眼向一侧凝视,或出现视物成双。
(三)识别的关键要点
1.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 是脑梗死的先兆症状,表现为短暂的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通常在 24 小时内完全恢复。但 TIA 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较高,应及时就医。
2.注意症状的进展:如果症状在短时间内逐渐加重,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应高度怀疑脑梗死。
3.考虑高危人群: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的人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更加警惕脑梗死的可能。
三、早期识别的重要性
1.及时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时间窗非常关键。在发病后的 4.5 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者在 6 小时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有可能使堵塞的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
2.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早期识别并及时治疗脑梗死,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3.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早期识别和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后遗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了解其诱因和早期识别方法,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同时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迅速就医,为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脑梗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脑梗死的诱因多种多样,早期识别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健康意识,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并在关键时刻能够敏锐地察觉异常,为生命争取更多的机会。(许昌市中心医院 脑病科 黄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