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王敬领:急诊科里的呼吸之痛:肺炎重症

查看证书】急诊科,这个医院中最为紧张和忙碌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时速。在众多急症中,肺炎重症所带来的呼吸之痛,犹如一片阴霾,笼罩着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心头。那急促而艰难的呼吸声,仿佛是生命在挣扎,每一次吸气和呼气都充满了痛苦与抗争。

一、肺炎重症的概述

肺炎,这个看似普通的疾病,一旦发展到重症阶段,其威力不容小觑。肺炎重症通常是由于肺部受到严重的感染,导致炎症反应失控,肺泡受损,气体交换功能严重障碍。常见的致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而一些特殊的病原体,如新型冠状病毒,更是引发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

二、肺炎重症的发病机制

当病原体侵入肺部,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防御机制。然而,在肺炎重症中,过度的炎症反应却成为了“帮凶”。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肺部组织,释放出各种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等。这些物质不仅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还导致肺泡内充满渗出液和纤维蛋白,使肺泡失去弹性,气体交换面积大幅减少。同时,炎症反应还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挑战

肺炎重症患者往往表现出高热、咳嗽、咳痰,且痰液量多、粘稠。呼吸困难是其最突出的症状,患者呼吸急促、费力,甚至需要借助呼吸机来维持呼吸。此外,还可能伴有胸痛、心悸、意识障碍等。

在诊断方面,急诊科医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依靠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胸部影像学检查,如 X 光、CT 等,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但在疾病早期,影像学改变可能不明显,容易造成漏诊。同时,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类型对于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然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时间,可能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四、急诊科中的紧急救治

在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肺炎重症患者,第一时间的救治至关重要。首先是氧疗,通过鼻导管、面罩甚至无创或有创呼吸机,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缓解呼吸困难。紧接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感染药物。根据经验,医生会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初始治疗,随后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和药敏试验进行调整。

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以维持呼吸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治疗中的困难与抉择

肺炎重症的治疗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病原体的耐药性日益增加,使得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也会影响治疗效果。例如,患有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往往较差,病情容易恶化。

此外,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医生需要在众多治疗方案中做出艰难的抉择,权衡治疗的风险和收益。

六、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肺炎重症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呼吸科医生负责制定和调整呼吸支持方案,感染科医生专注于抗感染治疗,重症医学科医生则综合管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此外,影像科医生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检验科医生及时反馈病原学检查结果,护士们则精心护理患者,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这种多学科的紧密合作,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共同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七、患者与家属的心理压力

在急诊科,肺炎重症患者不仅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疾病的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患者陷入焦虑和绝望之中。而家属们在一旁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内心充满了担忧和无助。

医护人员在治疗身体疾病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安慰。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暖的眼神,都可能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八、预后与康复

肺炎重症的预后因人而异。一些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逐渐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留下肺部纤维化、呼吸功能下降等后遗症,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随访。

康复阶段,患者需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扩胸运动等,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自身免疫力。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与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九、预防肺炎重症的策略

预防肺炎重症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对于老年人、儿童、患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接种肺炎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在急诊科这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地方,肺炎重症带来的呼吸之痛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医护人员们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精湛的医术。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当从自身做起,加强预防意识,共同抵御肺炎重症的威胁。让我们期待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战胜疾病的曙光,让每一次呼吸都不再痛苦,每一个生命都充满活力。(河南省宁陵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王敬领)

 

责编:霍晓华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