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证书】腰间盘突出,也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在外力和劳损的作用下,发生了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腰痛、坐骨神经痛、肌肉麻木无力等一系列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腰间盘突出的病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了解病因
腰间盘突出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长期过度劳累: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或重复性的劳动,如长时间久坐、久站、久蹲等,会导致腰椎间盘过度压力,从而引发腰间盘突出。
2.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弹性减弱,容易发生退行性变,导致腰间盘突出。
3.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腰间盘突出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4. 腰部受伤:外伤、摔跤或扭伤等腰部损伤也是腰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
5.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使得椎间盘的支撑力下降,容易发生突出。
二、腰间盘突出的症状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腰痛:腰痛是腰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甚至脚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仅在劳累后出现疼痛,有的患者则疼痛剧烈,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2. 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是腰间盘突出的常见症状,疼痛往往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
3. 腰部活动障碍:腰间盘突出患者腰部活动会出现障碍,以后伸障碍最为明显,部分患者前屈时也会受限。
4. 脊柱侧弯:部分患者会出现脊柱侧弯症状,侧弯程度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
5. 主观麻木感:患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容易出现主观麻木感,麻木部位多为小腿后外侧、足背和足跟。
6. 患肢温度低:被压迫的一侧下肢会有发凉的症状,与健侧相比温度较低。
三、诊断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腰痛、下肢症状和体征,结合病史进行初步判断。
2.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观察椎间盘的变形和突出情况,评估神经根受压的程度。
四、治疗方案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多样,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通过休息、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缓解疼痛和炎症。卧床休息是保守治疗中较基础的方法,患者通过卧床静养,减少对于患处的磨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推拿按摩、牵引治疗等物理疗法也可有效缓解肌肉痉挛、腰腿酸痛等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症状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椎间盘切除术、植入人工椎间盘等。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通过锻炼加强腰部肌肉,改善脊柱稳定性,预防复发。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要注意预防腰间盘突出的发生,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保护腰部健康。同时,一旦出现腰间盘突出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滑县新区医院骨伤三科(疼痛科) 苑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