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翟高密:产后出血护理:为新妈妈守住生命红线

查看证书】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犹如隐藏在新生命诞生喜悦背后的阴影,时刻威胁着新妈妈的生命安全。每一次成功的产后出血护理,都是在与死神赛跑,为新妈妈守住生命的红线。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与原因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 500 毫升,剖宫产者超过 1000 毫升。其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多由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或过短、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导致。胎盘因素如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也会引起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常见于急产、产钳助产、巨大胎儿分娩等情况。凝血功能障碍则可能是产妇本身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二、产后出血的危害

产后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对新妈妈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引起组织缺氧、代谢紊乱,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长期的贫血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此外,产后出血还可能导致垂体缺血坏死,引发席汉综合征,影响新妈妈的内分泌功能和生活质量。

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的产后出血可能会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间接影响新生儿的营养和健康。

三、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

1. 密切观察:产后应密切观察新妈妈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每 15 - 30 分钟测量一次。同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量、颜色和性质,以及会阴伤口有无渗血。

2. 按摩子宫:通过正确的手法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一只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均匀而有节律地按摩子宫,直至子宫收缩变硬。

3. 协助排空膀胱:膀胱充盈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鼓励新妈妈产后及时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

4. 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出血量和新妈妈的身体状况,及时补充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液制品,纠正休克。

5. 药物治疗的护理:遵医嘱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等,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 手术止血的护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止血,如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切除术等。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向新妈妈和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7. 心理护理:产后出血会让新妈妈和家属感到极度恐惧和焦虑。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让新妈妈保持平静和放松,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8. 饮食护理:产后出血的新妈妈身体虚弱,需要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以促进身体恢复。

9.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会阴清洁,定期更换卫生垫和敷料,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团队协作

产后出血的护理需要产科医生、护士、麻醉师、血库工作人员等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护士应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与麻醉师密切配合,保障新妈妈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与血库工作人员沟通协调,确保血液制品的及时供应。

五、产后出血护理的健康教育

在新妈妈出院前,护理人员应进行健康教育,告知产后出血的可能原因、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指导新妈妈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鼓励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出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六、产后出血护理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产后出血仍然是产科护理中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高龄产妇、多胎妊娠等高危因素的增加,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变得更加艰巨。

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先进的监测技术,早期预测产后出血的风险。研发更有效的止血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成功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产后出血的护理水平。同时,进一步普及产后出血的预防知识,提高产妇和家属的自我保健意识。

产后出血护理,是一场关乎生命的守护之战。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用专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和关爱之心,为新妈妈们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让她们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不再被产后出血的阴影所笼罩。(鹿邑县中医院 妇产科 翟高密)

责编:霍晓华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云上名医

TA的热门作品
    大象热搜
    换一换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