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博爱非遗登上央视舞台

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CCTV-10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播出博爱县非遗专题片《博爱竹海》。

太行巍巍

山河壮美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630.jpg

青天河、沁河、丹河等河流

蜿蜒流淌,绘就

“村村门前水,处处竹为家”

的水乡景象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659.jpg

在古人看来,山南水北为阳,背山面水那更是风水宝地。

博爱县恰恰就处于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独特的“小江南”气候、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孕育出了广袤的竹海和繁盛的竹文化。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724.jpg

博爱县的竹林面积,超过了11平方千米,是我国华北地区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竹林区。

位于博爱县城西的太行博竹苑,是一个以竹林田园风光和竹文化为特色的新型生态旅游区,也是一处南竹北移的驯化基地。步入其中,曲径通幽,宛若江南,极富诗情画意。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741.jpg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744.jpg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博爱也盛产竹编、竹器、竹质工艺品。

“许良竹椅泗沟篦,牛磨门帘南道篮,辛庄簸箩中道耙,下水磨竹筷、冯竹园筐,博爱竹货名远扬。”详细形象地表达出博爱的竹制品文化盛景。

比如侯山村“清化竹扇”,除了要有细腻的刀工,还需要画扇面的画工。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809.jpg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811.jpg

再比如竹制鸟笼,每根竹条上都有不同的手刻图案,极为精致,显现出制作者炉火纯青的技艺。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833.jpg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836.jpg

除了制作一些竹质手工艺品,还有一些舞龙所需要用到的道具。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903.jpg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906.jpg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911.jpg

精彩的“九街龙灯”表演,已经拥有400多年的历史,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九条形态逼真、不同颜色的长龙,随着鼓点节奏,时而上下飞舞,仿佛腾云驾雾,时而左冲右撞,好似龙战于野。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946.jpg

微信图片_20211118104949.jpg

博爱县除了有广袤的竹林,还有怀姜和铁棍山药等特产。

微信图片_20211118105013.jpg

微信图片_20211118105016.jpg

 

责编:田军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