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2020年,我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盯加快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建、管、养、运全面发展思路,以提高管养质量、安全保畅、综合运输管理水平为核心,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持续加强道路运输和水域安全监管、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实施了“四好农村路”“村村通”“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等一批亮点工程、利民工程,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连年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疫情防控和民生民计一同抓,深入细致制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出台防疫情、保民生的措施和办法,千方百计保障万余名运输业从业人员生计,在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同时,实现运输业体量再创新高。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营运车辆32389辆,计564783个吨位,其中营运客车68辆,营运货车32321辆,同比去年新增营运车辆5566辆;共有客运企业2家,二级客运站2个,货运企业231家,一类、二类维修业户10家,驾驶员培训学校30所,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约4万余个。
坚持安全监管不放松,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三项岗位”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达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达标、质量信誉考核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审验工作,进一步规范县域内浮桥监督管理制度,全面保障交通运输生产安全稳定。
今年以来,我县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县区位交通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基础,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完成587公里“四好农村路”创建的三年目标任务,为沿线乡镇脱贫攻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在全市“四好农村路”创建年终观摩评比活动中,我县再次荣获一等奖,至此连续三次蝉联全市第一。
坚持建、管、养并重,以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做好要素保障、开展服务督导三个方面为出发点,快速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村养护、乡管理、县考核的“三级管护”制度,营造出“路路有人管、路路有人养”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总里程25.4公里的25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全长29.4公里的王园公路东段项目及两侧廊道绿化1.2万亩,获轵线至王园线、人民胜利渠渠首至王园线、孔老线至王园线等4条道路建设和沁河大堤健康绿道项目已基本完成,后续配套设施建设中;完成县道两侧绿化植树2900余棵,创建申报设星定级路线县道龙园线、西浮线、郭大线3条34.1公里。
今年以来,我县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发挥交通运输部门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围绕交通运输行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在实现“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目标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贫困户肾病透析患者基本信息、目前状况以及看病、出行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制定“一人一定制”看病出行乘车方案,使患者享受到免费乘车政策。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开展路域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对县域内车辆带泥上路、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进行治理,同时加大对全县老旧车辆进行排查力度,逐一审核监督渣土运输车辆和混凝土运输车辆备案、运输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车辆排放不达标、道路扬尘污染现象发生。
坚持将提升城乡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作为惠民大事,在城区范围内原有103个公交站点的基础上,新增城市公交站点12个(西石寺村、龙源国际新城小区、仰韶公园、橡树名家小区,实验中学北门、北贾村口双侧),使城区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以全省开展“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为契机,积极筹措资金1600余万元,购置投运40台新能源车辆,并通过改线、延伸、新开线路、调整发车频次、冷热线相结合的办法,打造以“公交化运营+班线客运”的村村通客车“升级版”,实现城乡客运无缝衔接、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开通了城乡公交11条,统一实行2元票价;农村客运线路上建设候车站亭、站牌402个,实现所有建制村2公里范围内有候车亭或候车站牌覆盖率达到100%。
张文斌 索玉林
来源: 武陟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