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古寨及文脉考

泌阳县融媒体中心 2020-11-23 18:40:34

 

龚中立 曹绍烜

      官庄古镇,最早成于何时无可考证,古称兴隆镇。以建于官庄街北的宋代石桥判断,官庄街至晚在宋代已成集镇。《明嘉靖南阳府志·保里》载: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添设官庄保,辖236个村庄。在《铺舍》中有官庄铺,北通裕州(今方城)。其《疆域图》中,官庄时为泌阳四大镇之一。《清道光泌阳县志》载: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2年)设保。《清南阳府志·集镇》载:官庄店,(泌阳)县西北四十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保为区。

1.jpg

古寨现存的寨墙

       随着时代变迁、经济的发展,官庄街的地理形势、格局及建筑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老街仍能看出当年古镇的概貌。官庄古镇布局合理,有东西南北四门,四周土夯的寨墙,外有寨壕。南北向主街,位于高脊处,长约1000米,两边商贸店铺云集,生意兴隆,为泌阳名镇之一。主街北段东折,俗称“东拐”,直至东寨门,长约600米。据牛金元老师考证,官庄寨是老寨,重新修复建成于清末民初。据茨园村王文华家中存放的《王朝彦功绩碑》记载: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为防止匪患,泌阳县中区警察分所巡官王朝彦,发动乡民集资修复官庄寨。数千民工,不避寒暑,历时一年多,修成官庄寨。寨墙夯土筑成,下宽上窄,高约两丈,围寨周长约五里,寨墙四角有岗楼,四门有吊桥,晚上四门、岗楼均悬挂红灯笼。寨中有三个坑塘,南门里和街中部东侧水坑面积较大,水南流入南寨壕;北水坑水北流入北寨壕。这三个水坑,原为筑寨时取土所形成,后逐渐发挥其雨季蓄水,平时居民用水、向寨壕供水和消防三大作用。官庄寨修复建成后设寨务局,开明士绅“王十五老”担任局长,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曾劝退杆匪“老洋人”张庆对官庄寨的围扰。 

      官庄街老人回忆:当时土匪祸害,民众躲进官庄寨内,寨墙上架有土炮,有村民轮流持枪护寨。一天晚上,土匪从寨东北角爬上了寨墙,正好被护寨的队长巡夜发现,就用驳壳枪连发向土匪射击,土匪的枪一次只能打一发子弹,土匪打不过就被迫退走了。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5月12日上午,日机轰炸官庄街,当时,原官庄高中的西南角是一片树丛,人们都往里边钻,日机把炸弹投到树丛中,炸死不少人。日本鬼子从官庄街经过,街上人大都逃亡,有老人见日本兵用群众的盆子盛马料喂马。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官庄街寨墙逐步拆毁,东寨壕1990年填平,1991年至1993年在其上建设人民街,1999年原官庄高中东墙处寨墙一线建成朝东临街门面150间。现在官庄街东北角尚残存一段寨墙,是官庄古寨沧桑历史的见证。 

       官庄街南北街东侧,有座王家旗杆大院,曾出过功名。坐北朝南,由一进三的院子组成,青堂瓦舍,建筑恢弘,是典型的北方大家民居,建国前后,于此院设官庄区人民政府、官庄人民公社、官庄乡政府。还有昭毅将军王琏第九世孙王保真的老宅院,为“闽营书院”,始建于康熙年间,历时350年。“闽营书院”属于清代典型的贵族子弟学府,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可惜在文革中被毁。明末清初,追随施琅将军收复台湾的王琏将军被擢升南阳总兵后,他带领福建泉州府十八部将,阴差阳错,千里赶到官庄解甲归田,在官庄街及周边村庄定居,十八家闽营后裔为了培养闽营子弟,将王氏一处旧宅改为书院,之后培养出许多栋梁之才。主街西侧有牛宅,部分建筑尚存。这些老房子用料考究、坚固耐久。

2.jpg

官庄公社大门旧照 

      官庄寨四门外均有石桥。北寨门外的十一孔石桥,桥北曾有一棵柏树,故有“一百一十一孔桥”之说。《明成化河南总志·桥梁》载:官庄桥,在泌阳县毘阳保凉河上。《清南阳府志·关梁》载:官庄桥,有二,俱在县西北后河。《泌阳县志》载该桥名兴隆桥,建于北宋。石桥北头曾竖立一块《功德碑》,碑铭示此桥系宋徽宗三年(公元1070年)所建,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当地民众自愿捐粮捐款重修。官庄兴隆桥被《泌阳县志》列为泌阳县现存的唯一一座千年古桥。

3.jpg

兴隆桥

      石桥往北,近年新修水泥路的西侧沟里的古路,北至张洪亮岗;石桥往南,入官庄寨北门向东,经官庄小学西水井旁,出东门至汤庄。该古路为泌阳县城通往裕州(今方城)的官道。

      南门石桥位于粮管所大门前官庄到泰山庙公路的路北侧,石桥尚存,但已被地面建筑覆盖;西门石桥位于西门外,已被一座现代水泥桥取代,原建桥石条在此桥南边不远处,铺成了一座漫水桥。漫水桥有一块石碑,大部分字迹湮灭,仅存“布政司”数字,石碑佐证官庄街在明代的兴盛;东门石桥及东寨壕已被填平,成为一条新街。分析西、南、东门石桥应为建国后所建,因为寨墙外的寨壕,一般使用吊桥防土匪滋扰。寨东门外一里处,还有一座三孔石桥,俗称“东桥”,建桥的石条尚存。根据地形地貌,该石桥应为古桥,坐落于古镇东出的要道上。

      官庄街共有六座寺庙。南门内的水坑西边建有火神庙,东边建有南祖师庙;北门内的东边建有北祖师庙,坐北朝南,有大殿、东西厢房,1958年大炼钢铁时拆毁;北门外一公里处,现在泌羊公路的北侧,正对着官庄街北寨门处是兴隆寺,有大殿、东西厢房、围墙。道光年间由当地乡绅王明哲劝捐,在此设义学,后荒废,一些外地乞讨者常栖此处,1958年大炼钢铁时拆毁,当地群众现称兴隆寺为“小椽寺”;西门寨外河西有一座关爷庙;东门内有子房庙(又称张良庙,道光县志寺庙篇有记载,子房庙一在牛蹄,一在官庄。该庙非兴隆寺,因为在道光县志学校篇已经讲的很清楚,街北的兴隆寺由王明哲劝捐设为义学),即现在的官庄小学处,解放时官庄小学设在北寨墙墙内民房,靠近北寨墙,后来才搬入子房庙。子房庙有大殿,东西厢房,八字形的大门,原大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拆掉,庙后是庙产,有菜地(原官北四组菜园),有古井一口,水冽甘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学院内大殿的西南侧有一株大柏树,四、五个人才能合抱,树龄应该在千年以上,可惜的是,1953年这株大柏树被伐掉,做成了课桌、板凳。老人回忆,当时放树时,几个木工拉了几天的大锯,才把大树放倒,做成的课桌,学生抬不动。这棵古柏树,佐证子房庙及官庄古镇的悠久历史。

      官庄街农历单日逢集,每年二月十九古庙会。老人回忆,农历二月十九是北祖师庙庙会。其间有大戏两台和其他文艺演出,热闹非凡。唱戏的戏台,使用箔、毡由寺庙搭建。除此官庄街每月都有一台戏,湖南的商人也来赶会,贩卖绸缎。

       官庄小学曾经是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由抗日名将彭雪枫将军出面协调,中共河南省委与国民党泌阳县党部达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在官庄小学联合举办抗日进步组织“泌阳县青年战时工作团”,开明士绅、国民党泌阳党部书记长王友梅先生任团长。学员们多次到三山(指街北五龙顶、公猪山、母猪山,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为慈丘山)进行实地军事训练。学员中有刘汉玉、禹明典、牛公保、张广增、刘运成、梁运生等30多名进步青年学员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有120多名学员开赴抗日前线。

       1947年11月18日泌阳首次解放后,在桐柏山区成立桐柏军区,下辖四个军分区、四个地委、四个行政公署。1948年1月成立泌西县,属二分区、二地委,辖官庄、羊册、饶良、双庙、大磨五个区。当时二地委机关设在前寨村,二行署机关设在后寨村。泌西县首任县长成建华,兼任官庄区委书记,县长吴可见,官庄东北秦冲曾为泌西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由于新政府与国民党残余拉锯战争,后迁至羊册古城寨、泰山庙赵庄等地。1948年3月底,薛子正团队偷袭官庄区政府,区长张来凤率领大家撤离,通讯员小焦为掩护河北南下干部高景亭,与高妻秦妮一同被捕,遭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被敌人残忍杀害。1948年4月,刘伯承司令员来到官庄,住在官庄街张家油坊院(在王家大院南边坑西岸),一边养病,一边工作,在官庄街住两个多月。期间与住在西边苗庄寺的邓小平多次会商,纠正老区干部土改中的急躁情绪,推动新区剿匪、反霸和土改等工作。1948年4月18日上午,刘伯承司令员在官庄街召开军队、地方干部、革命群众参加的大会,做了简要的政治形势报告。

      1949年1月,泌东、泌西两县在官庄合并,成立泌阳爱国民主县政府,属南阳专员公署。姚增绪任县长、史雷峰任政委(书记)。同年3月,县政府迁往泌阳县城。

      子房庙的南边是一座戏楼,位置在原官庄高中大礼堂南侧。解放后,官庄小学有一支宣传队,经常在戏楼上演出。官庄高中建校之前,校址处原是一大片菜园,1954年秋建中学时,戏楼被拆毁,从北向南毁菜园,边毁边建,校舍按苏式标准建设。官庄高中时名“泌阳第二初级中学”。学校正建时,先借付庄梅林中学招生六班324名学生,1955年春学校建成迁回官庄。1958年秋,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二中建成后,其东墙是古寨墙,南墙是用黄土夯筑的土墙,南墙中间设南门,有一道低木栅栏,南门外是大操场,操场东侧有土台,用于开大会、文艺演出。1967年学校北大门改为水泥结构大门,两边有毛主席诗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1979年官庄高中建成南大门,上名“泌阳二中”。南大门春节期间曾经贴过一副对联“一身正气正义正人正己、两袖清风清白清贫清高”;1998年拆除南大门新建成仿古大门,上名“官庄高中”。泌阳二中曾是南阳专区的重点中学。五十多年来,官庄高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学业有成。2004年秋官庄高中迁到泌阳县城,2011年与板桥高中合并成泌阳中学。同年官庄街原官庄高中院拆毁,建成商贸街。

4.jpg

1967年官庄高中北大门

5.jpg

1979年官庄高中南大门

6.jpg

1998年官庄高中南大门

  建国之后,官庄先后设立区、中心乡、管理区、人民公社、乡,官庄街为政府所在地。2009年6月撤乡建镇。2015年官庄街西河建成带状沿河公园,为保护兴隆桥,古桥旁建成了一座新桥。同年,河南省确定了175个乡镇、271个村庄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官庄镇榜上有名。2016年9月官庄镇入选“全国重点镇”。

 

 

结尾.jpg

来源: 泌阳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新闻
 驾考取消70周岁年龄限制,老年人结伴报考
澎湃新闻 | 2020-11-21
儿子考23分 爸爸“猫捉老鼠”
大象直播间 | 2020-11-23
南阳市西峡县寨根乡:强化驻村管理 提升帮扶成效
映象网 | 2020-11-18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