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2010“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当选2010“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的分别是(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无偿献血到2004年的转献成分血的新乡市高村五金电料批发市场保安 孙建洲
努力推动全县的发明创造事业蓬勃发展的河南省滑县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吕胜战
用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成功帮助儿子重新站立起来的许昌县五女店镇 刘桂芳
“最勇敢女记者”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 陈小莉
赤脚夺得万米冠军的河南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 施丹丽
用奉献谱写生命乐章的郑州管城区文明市民爱心热线主任 李志平
学成归来回国开创科研事业的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许群
用嘴咬住筷子在键盘上继续“弹奏”自己的渑池县果园乡杜寺村农民 赵仁伟
英雄模范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四大队民警 沈战东
“特别能战斗”的河南煤化集团焦煤赵固矿区抗洪抢险集体
2010“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集体)事迹简介
01、孙建洲,男,37岁,新乡市高村五金电料批发市场保安。
从1996年第一次无偿献血到2004年的转献成分血,如今孙建洲先后无偿献血111800多毫升,其总量相当于正常人血量的22倍之多。2003年,他自愿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愿意为白血病病人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他和志同道合的人于2008年12月成立了新乡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每逢周六、周日都要结队到献血车上为广大无偿献血者义务宣传和服务,在每年“5·8”世界红十字日和“6·14”世界献血者日,服务队都自发走上街头向群众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
02、吕胜战,男,38岁,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北苑村人,咨询师,现任安阳市政协委员、滑县政协常委、滑县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发明协会会员。
2001年7月,吕胜战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发明协会——“滑县发明协会”。几年来,在他的努力下,全县的发明创造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已累计申报专利1000余件,拥有专利550件,全县专利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达到28亿元,连续5年进入全省专利申请20强。他本人发明有10多项,都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他还积极组织参展,推动发明创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着眼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科技人才。1991年至2003年在滑县三职高先后成立科技小组35个,参加学生4000多人次。
吕胜战发明的铝塑分离器获得第五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铜奖,数十项发明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他本人曾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
03、刘桂芳,女,43岁,许昌县五女店镇人。
1992年,刘桂芳的丈夫在一场车祸中丧生,2008年10月6日,儿子阳阳发生车祸,成了植物人。为防止阳阳生褥疮,她每天都要给阳阳擦洗身体,换洗垫在身下的浴巾。阳阳一天需要输液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为防止跑水,她就用双手抱住儿子的一只胳膊或者一只脚,往往一抱就是几个小时。每天24小时,刘桂芳趴在儿子的病床前,不停地呼唤着,并拿出儿子使用的小灵通,一遍遍地读里面储存的同学的名字。
两个月零27天,阳阳终于苏醒了。这时的阳阳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失去了语言功能。刘桂芳利用口形,从最简单的字词开始,一字一字地教儿子发音。等阳阳能站立时,刘桂芳又开始教阳阳学走路。现在儿子能说话了、能行走了,还能发手机短信了。
04、陈小莉,女,28岁,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
陈小莉2003年初到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工作,在从事新闻工作7年中,她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今年3月29日,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接到焦作市一名消防队员的热线,一名欲跳楼的轻生男子欲见陈小莉,向其诉说自己的不幸。陈小莉与两名记者赶到事发地。该男子手持尖刀,已与救援人员在楼顶对峙两个多小时。经过40多分钟的劝解,陈小莉取得了该男子的信任,成功将其救下。广大网友送给陈小莉“最勇敢女记者”的称号。
陈小莉先后于2005年、2006年、2009年荣获民生频道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荣获河南电视台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分别荣获河南省广电局三八红旗手和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0年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05、施丹丽,女,16岁,河南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在河南省运会田径赛场上赤脚夺得万米冠军。
今年9月25日上午9时35分,省运会田径赛场女子少年乙组10000米决赛开赛。当比赛进行到第6圈时,代表洛阳参赛的河南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施丹丽,右脚的跑鞋被身后一名选手踩掉。此时,距赛程的终点还有7000多米。又跑过两圈之后,施丹丽干脆甩掉了另外一只跑鞋,赤着双脚冲到了队伍的最前列,并第一个冲过了终点。当裁判员把施丹丽的脚托起来时,大家才看清楚,她的两脚都是血泡。当她一瘸一拐地走上最高领奖台时,全场观众起立为她鼓掌。第二天,施丹丽再次出现在5000米决赛的起点,并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
06、李志平,女,50岁,国家心理咨询师,奥运火炬手,现担任郑州管城区文明市民爱心热线主任。
20多年来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她用奉献谱写生命乐章,在平凡中创造着许多感动。2004年她创办了首家文明市民爱心热线,走进4万多个家庭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困难家庭走出困境,安排下岗职工3000人,走进社区、学校、军营、少管所等地作巡回报告。
07、许群,女,39岁,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许群2001年在德国Karlsruhe核研究中心环境技术化学所完成了博士后工作。此时,是去工作和生活条件更为优越的美欧发达国家,还是回国开创自己的科研事业?许群选择了后者。当年,许群回到了母校郑州大学,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瞄准国际前沿建立起了超临界流体实验室,填补了河南省空白。回国近10年,许群已在国内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近100篇,被SCI收录论文60余篇;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等研究任务;此外,还申请了先进材料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7项。
08、赵仁伟,男,28岁,渑池县果园乡杜寺村农民。
赵仁伟200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郑州航空工业学院。2003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成了一个只有头会动的高位截瘫患者。在同学和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用嘴咬住筷子在键盘上练习打字、写作,在键盘上继续“弹奏”自己的人生华章。几年间,他先后在《北京晚报》、《大河报》等上百家报刊,发表纪实、散文随笔、时事评论、小说等文章400多篇。与此同时,他还通过网络,帮助家乡群众联系全国客商,到村里收购辣椒。躺在病榻上的赵仁伟从而也成为四里八乡闻名的“能人”。
09、沈战东,男,生前系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四大队民警,三级警司警衔,于2010年1月30日0时30分光荣牺牲,年仅28岁。
沈战东从警4年来,参加了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安保、新疆维稳和各类突发事件上百起处置任务。在随郑州特警支队赴新疆维稳工作中,哪个区域治安状况复杂,他就去哪里巡逻。去年11月20日沈战东匆匆返郑结婚后,又找到支队领导再次请战。今年1月29日,他结束巡逻勤务返回驻地后,又坚持坐岗值班。1月30日零时许,沈战东突然昏倒,30分钟后,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医生的诊断证明显示:劳累过度,猝死。
2010年2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追授沈战东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集体
河南煤化集团焦煤赵固矿区抗洪抢险集体
河南煤化集团焦煤赵固矿区抗洪抢险集体2010年8月的暴雨,给辉县带来了50年一遇的灾难。8月18日县防汛指挥部作出决定——石门水库泄洪放水。石门河、黄水河以每秒700立方米、300立方米的流量,直泄平原。即将收获的万亩庄稼、七八个村庄一万多农民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赵固二矿外西南泄洪围渠被冲开缺口,小罗召村1000多名村民危在旦夕。矿综掘一队52名抢险队员紧急驰援。3时55分,两道1米多宽、2米多高、10余米长,2000多袋沙石包筑成的堤坝合拢,险情被排除。
这次抗洪抢险胜利的真正意义在于:工农本是一家人,企地之间友谊深。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构建和谐社会是主力军。
来源: 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