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商城汪桥镇:养老服务暖人心 老人致谢送锦旗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光远 通讯员 彭欢欢

“感谢党和政府及护理员对我的照顾和关爱,我从来没想到会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9月25日,商城县汪桥镇特困供养老人雷显武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汪桥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送药送果救我命,自己新冠她不顾。我的新冠路难行,党的女儿叫程云。”短短几句话凝结了真诚的感恩之心。

一面锦旗,一个故事,一份肯定。2022年12月,全国疫情放开,感染新冠人员逐渐增多,家住秦湾社区的雷显武老人不幸感染,独自一人生活的他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家中缺少急救药物。困难之际,老人想到了自己的护理员程云,抱着求助的心态拨通了程云的电话,“我好像感染新冠了,家里没有药,现在浑身难受,你能来看看我吗?”听到老人生病的消息,程云没有一丝犹豫,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驱车赶往老人家里,自费为老人送去了急救药品和生活物资。经过几天的悉心照料,老人逐渐康复,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在新冠传播正盛,人人自危不愿离家的时候,她选择无条件照顾老人。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我想照顾这些老人,希望他们的晚年能够不那么孤独。”谈起护理初衷,程云动容地说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熟悉的乡土老去,是传统乡土社会的养老实践,也是当前许多在村老人和即将返乡农民的理想养老图景。如何让特困供养人员、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平时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照看,成为亟须解决的难题。

为摆脱农村养老困境,汪桥镇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大胆探索以“5+4+N”模式推进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改革,利用村庄中有意愿、有能力的留守妇女为特困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组成“老爱笑”10人护理员队伍。每两人一组,根据所在村划分片区,按照特困人员的自理/半失能/失能情况每月分别上门2/4/6次,提供助洁、代购、理发、助医、精神慰藉等日常基础性服务,每次时间不低于半小时,同时在服务对象生日时送蛋糕、过年送饺子等,为居家特困人员建构起“雪中送炭”的稳定支持关系。

为了让老人得到实实在在的照顾,生活多添喜乐,团队服务不流于形式。在服务培训上,团队注重与专业学校合作,加强对护理员的专业培训;在考核管理上,“老爱笑”护理团队采用被护理老人现场口头评价、照片出勤对比图等方式考核考评,建立护理记录、定期考核、巡视巡访和监督评价等制度;在资金管理上,特困供养资金由汪桥镇政府统筹管理,实行专账核算,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护理资金由该镇统筹,作为专业化“老爱笑”护理团队的劳务费用,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明确专人根据照料护理人服务情况与考核情况按月支付工资。

改革实施以来,“5+4+N”模式的“汪桥经验”被央视报道,省委书记楼阳生高度肯定认可,河南省政府快报编发宣传,信阳“两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通报表扬,在商城县试点推广,社会反响热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面锦旗,不仅是对“老爱笑”护理员的鼓励,也是汪桥镇扎实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缩影。下一步,商城县汪桥镇党委政府将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改革成果,不断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在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满足特困供养人员需求的前提下,照料护理成果向所有留守老人推广普及,“老爱笑”护理团队面向市场,实行社会化运转模式,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拓展改革长效,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责编:辛鹏

评论1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秋高气爽
0

从来没想到会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查看全部1条评论

大象新闻

TA的热门作品
    大象热搜
    换一换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