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通讯员 张萍萍
近日,河南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公布,新乡联动创新区中原农谷片区报送的“研发中心+域外基地”全链条种业创新模式入选。
“研发中心+域外基地”全链条种业创新模式是指将中原农谷作为“种业科技研发中心”,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吸纳全省种业创新资源;同时将全省具有繁种制种优势的种质资源所在地作为“繁种制种基地”,示范带动全省繁种制种产业发展。
评审现场,专家认为中原农谷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现代化河南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彰显了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河南担当,中原农谷片区探索建立“研发中心+域外基地”资源融合模式是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通过该模式,可以解决省内种业创新资源不集聚、研究与产业脱节等问题,实现了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种业产业发展新模式。
其中,“基地”作为“中心”辐射区,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当地支持基地承担省重大科技项目和发行专项担保产品,根据成果转化情况及产业化程度给予资金奖补。支持基地与中心共同开展课题研究、联合攻关,共享创新成果,共用实验室、种质资源等。中心为基地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团队为基地发展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对基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给予直接奖励或科研经费支持;实施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免除学费吸引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到基地就业。
近年来,中原农谷种业创新资源更加集聚,种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创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4家,引入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44家,建成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河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等种质资源库4个,保藏国内外种质资源13.8万份。
中原农谷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乡联动创新区中原农谷片区将对接焦作中药材、南阳红薯等基地,完善‘研发中心+域外基地’全链条种业创新模式,建设更多繁种制种基地。加强基础性研究、跨学科攻关,整合联动各类创新资源,建设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集种业研育、繁种制种、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种业创新生态,建设全国种业产业高地。”
编辑:韦佳喜
二审:陈培闯
三审:卢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