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2日)上午,一列载着食品、炭块、日用品的X9132/1次中欧班列从南宁国际铁路港驶出。这是广西开行的首趟“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欧班列,开辟了广西第五条中欧班列运行新路线,这也是海关总署、国铁集团共同推出的“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在广西、新疆两地跨关区首次运用。

这趟班列装运的货物共94个集装箱,有来自广西、广东和江浙地区的白糖、炭块、网络线,以及来自越南的腰果和日用品,总重约达2418吨。班列将从阿拉山口出境后途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巴浦洛达尔,运行7天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随着RCEP的生效,全国各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增加,钢铁“丝绸之路”助力货物进出口贸易更频繁。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海关总署、国铁集团共同推出“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在该模式下,海关通过铁路舱单系统对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货车所载的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全程监管,选择快通模式的企业无需另行办理跨省转关手续,货物整体通关效率提高,节约了费用成本,有效避免了班列车在口岸积压 。

邕州海关监管科二级主办郭永强说:“在南宁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业务场所内,在铁路集拼和列车编组的同时,货物即可同步完成海关监管手续,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助力中亚班列运行提质增效。”
“通过跨关区‘铁路快速通关’模式,我们在南宁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后,货物到达阿拉山口口岸即可直接通关。相对过去货物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国,必须提报两次过关申请,跨关区‘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全程可节约20小时通关时间,货物在途时间整体缩短1至2天,为货物快速交付提供了可靠保障。”广西泛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霞说。
今年截至6月22日,广西已经开行12列中欧班列,为企业搭建了一条安全、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
中欧班列依托运行时间短、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优势,对促进“中国制造”及东盟产品走向欧洲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趟跨关区“铁路快速通关”中欧班列的顺利开行,标志着广西在继“南宁—莫斯科”“南宁—阿拉木图”“柳州—莫斯科”“柳州—阿拉木图”线路之后,成功开辟了第五条中欧跨境货物贸易运输大通道。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货运中心南宁南营业所所长覃煜芳介绍:“下一步,我们将以跨关区‘铁路快速通关’模式的启动为契机,持续扩宽延伸跨境班列‘朋友圈’,提高中欧班列开行服务质量,助力广西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