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从175到315!三门峡黄河湿地里的鸟类“朋友圈”越来越大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孙晓东 李书宝 通讯员 张明云/文图

时而悠闲散步,时而翱翔天空,时而与苍鹭打斗嬉戏……

前不久,在三门峡大坝下游的浅滩上,20多只“鸟中大熊猫”黑鹳飞来打卡,成了生态新看点。黑鹳有着修长的红腿、优美的体态和光亮的羽毛,所谓“集美貌与优雅于一身”。
“黑鹳对栖息地环境要求非常高,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性动物,只有良好的生态条件,才能吸引它们到来。”大象新闻记者曾多次采访报道的三门峡市长期志愿从事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张明云说。
如此抚慰心灵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只是三门峡黄河湿地精灵中的其中一个镜头。



8月15日,我国将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生态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来投票!近年来,三门峡大力开展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让三门峡在鸟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加上观鸟爱好者人数增加以及观鸟设备、技术的提升,人们发现,光顾、青睐三门峡黄河湿地的鸟类越来越多,湿地里的鸟类“朋友圈”越来越大。
据了解,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东西长205公里,总面积2.85万公顷,是我国候鸟基本迁徙地、觅食地、越冬地。如今,在黄河湿地保护区三门峡段,分布有野生动物1066种、昆虫582种、鱼类84种、脊椎动物486种、野生植物1121种。



而鸟类从2003年保护区设立前的175种,则增加到了目前的315种,其中包括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等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疣鼻天鹅、灰鹤等3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编审:彭艳】

责编:孙晓东

评论8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志在必得
0

鸟中大熊猫,黑鹳飞来打卡

志在必得
0

朋友圈,越来走成大

志在必得
0

三门峡黄河湿地乌类

好消息
0

时而翱翔天空

風 雲
0

大力保护三门峡黄河湿地生态环境!

好消息
0

开源节流,夯实保障基础

查看全部1条回复
查看全部8条评论

大象新闻

TA的热门作品
    大象热搜
    换一换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