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记者曹绍果 曹青 魏星眉(通讯员:刘勋)
户厕改造一头连着文明,一头连着民生。南召县城郊乡在扎实推动问题厕所的摸排整改上,真正做到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群众提供更加舒适、宜居、幸福的生活环境。
部署推进“细”。自改厕工作开展以来,南召县城郊乡党委政府统筹部署安排,依托农村工作精干力量组成户厕摸排整改专班,根据工作阶段和任务的需要,划定三个摸排队伍和内外业两个战线;紧盯时间节点,结合工作进度,多次召开推进会议,对当前工作找问题、做总结,对接下来的工作定计划、寻方法,力求改厕工作严标准、强推进、高效率。

摸排跟访“实”。在摸排阶段,城郊乡有自己的一套“双保险”工作方法。前期由各村组织自查,村级摸排自查结束后,乡村建设办公室随机入户检验村级摸排成效,随后逐户电话跟访复核,确保每户都能联系到人,形成了“先村后乡,乡村并行,先入户后电话,线上线下同步”的工作模式,确保不漏一户、兜清问题、提高满意度。
资料整理“齐”。在制作内业资料时,城郊乡按照逻辑清晰、前后对照的原则,逐村制作了内容详实、条理清晰的台账资料,并统一装订标准,集中备份保存,确保每间户厕有档可查,每条问题有账可翻,每项责任有人可担。

整改行动“快”。根据前期摸排实际,城郊乡把改厕户数较多、问题较多的村作为攻坚重点,本着立行立改的原则,做到问题不搁置,标准不松懈,以台账为蓝本,改成一个,满意一个,销号一个,让摸排工作开花结果,对群众的承诺掷地有声,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目前三个施工队和四辆清污车都在有序工作。

后续服务“全”。厕所革命不是“一摸了之、一改了之”,最重要的是让群众用得明白、用得好,愿意去用、习惯用,切切实实让群众思想上形成文明的意识,生活上形成卫生的习惯。城郊乡也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文明意识,持续加大户厕运行维护资金投入,切实做好厕改后续服务,促使党群协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真正改好“小厕所”,服务“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