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乡县翟坡镇西营村,钮开玉一家三代都是村卫生室的“村医”,也是全村2912位村民的“健康守护人”。
钮开玉妻子 村医王宽心:解开扣给你听一下,吃饭咋样?
新乡县翟坡镇岗头村村民 李素美:吃两碗饭。
钮开玉妻子 村医王宽心:慢慢就能吃了。
李素美儿子 司双红:今天你们来之前我还跟俺妈说,这医生要没来咱家瞧,那是真不中了。
在李素美老人的家里,西营卫生室的电话号码,贴在了墙上最醒目的地方。
李素美儿子 司双红:医生什么时候来,都是提前打个电话。
妻子王宽心忙出诊,钮开玉在村卫生室忙坐诊。钮开玉是家里的第二代村医。1988年,在当地行医40年的父亲去世后,西营村一下没有了医生。当时,钮开玉正在县医院工作,反复思量后,他决定回村里当“村医”,这一干就是35年。
新乡县翟坡镇西营村村医 钮开玉:想把我父亲没有完成的遗愿继续完成。
钮开玉女儿 钮文瑾:血压还可以,血压不高。平时多注意休息啊,饮食清淡点。
受爷爷和父母的影响,钮开玉的子女也都选择了从医。女儿从新乡医学院毕业后远赴国外进修,在钮开玉的劝说下,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村医。儿子钮来敬选择的是中西医结合专业,想通过传承中医文化,更好地服务村民。
新乡县翟坡镇西营村村医 钮开玉:我对医疗这一块有深厚的感情。想叫我孙子,甚至往下,影响第二代、第三代。
一家四位村医,帮助西营村卫生室的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服务也更完善,周边十几个村子的人都前来寻医问诊,忙碌也成了这个家庭的常态。
钮开玉儿子 钮来敬:基本上就属于24小时坚守,随叫随到,逢年过节也没有关过门。
去年12月,受疫情影响,西营村卫生室每天接诊的感染者激增,钮开玉一家全都是带病接诊。
新乡县翟坡镇西营村村医 钮开玉:当时女儿哭了,儿子也委屈,他说我们都发烧了,为什么不能休息休息。我说我肩上的责任太重了。(最后)不管咋说把它扛过来了,起码我村方圆这几个村,都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现在,村卫生室平均每天接待五六十个病人,这是一年当中病人最少的时光。
新乡县翟坡镇西营村村医 钮开玉:能叫咱全村的老百姓过个祥和、稳定、健康、有意义的春节,我非常非常高兴和欣慰。
【记者手记】
这次采访,让我近距离了解了乡村医生的生活状态。三代行医,救死扶伤的精神底色在这个家庭中延续。作为最基层的医务人员,一个个电话、一张张处方,乡村医生以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疏通着当地百姓的健康网络,担任着村民健康的守门人。非常时期,更显担当,向乡村医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