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称“散乐”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
1月23日晚2023年杂技大联欢通过人民日报、河南卫视、大象新闻新媒体矩阵全网播出。晚会多元化、多角度的将杂技这一中国古老技艺与歌曲、民乐、舞蹈等表演融为一体赋予了节目独特的视觉魅力。晚会融技巧性、形式美、中国风等元素于一体,既保留了传统杂技“惊、险、奇、新、美”的特点,又融合了当代艺术气息,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晚会播出后引发连连好评:“河南卫视的杂技春晚也太好看了,传统杂技和特技的结合,效果拉满了!”“再来亿遍,这样的杂技可太绝了!”“梦回《曲苑杂坛》啊!”
“争奇斗艳满园春”,柔术、马术、顶技、蹦床、蹬伞、走钢丝、冰上杂技、球技表演等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有机结合,为大家送上了一幅百戏闹新春的欢乐盛宴。
2023年杂技大联欢以古朴的杂技艺术为基础,通过舞美、灯光、音响的映衬,再绽芳华,这是大胆酣畅的国韵新歌,展现了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百花齐放 万马奔腾!多彩百戏精彩呈现
乐舞百戏,戏舞人间。看“中国杂技之乡”——周口,历经千年文化积淀,绽放出“杂技之花”!

2023年杂技大联欢中既有经典杂技的精品节目,也有推陈出新的创新杂技作品。节目整体含金量十足,据本届中国杂技大联欢总导演钱林林介绍,晚会演出节目均为中国杂技家协会推荐、许多节目是荣获中国杂技金菊奖金奖和国际杂技比赛中的获奖作品。

时而如乳燕穿云,时而如银鹰掠空,时而如彩蝶翩跹,时而如脱兔疾奔……高难震撼的杂技表演,为2023年杂技大联欢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打破艺术壁垒,探索新式杂技,晚会节目将杂技与艺术表演融为一体赋予独特的视觉魅力,同时结合现代化元素及表现手法突破了表演极限,通过肢体与情感、空间的高度融合、科技的锦上添花,带给了观众一次颠覆传统的体验。

马技节目《万马奔腾》融合了马术、蒙古呼麦、古筝、唢呐等多种艺术,同时结合实景拍摄、AR等多种技术,将草原万马奔腾的场面书写的震撼力满满,呈现出一曲万马狂奔的草原狂想曲。

动感与柔美并济,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每一次跳跃都险象环生,精彩绝伦,杂技《空中飞人》视觉冲击震撼拉满! 《扬帆追梦》创新性的将“浪船”与杂技结合,方寸舞台之间惊险刺激、炫酷十足,体现了“乘风破浪”的时代精神,令观众叹为观止。

中国元素巧融合,颠覆传统上演激情盛宴
这是一场杂技与创意的激情盛宴,一次惊险与刺激的完美体验。晚会将浓郁的中国元素和完美的杂技技巧相融合,处处显现着中国传统技艺的刚毅与柔美。
承载人类想象力与肢体表演的极限,演绎中华传统文化写不尽的风华。晚会从节目创意、编排到舞台表演艺术,都创意十足,将舞蹈、歌曲、民乐、滑稽戏等多种表演符号融入杂技节目中,从而演绎一幅幅既饱含民族韵味又具国际时尚风格的优美画卷。
节目《三个和尚》生动形象的将三个和尚的故事演绎了出来,动作行云流水,演员表现张力十足,舞台画面呈现生动精美。

结合平衡木、蹦床等杂技,伴随着《上善若水》的墨韵风情,杂技的高、难、新、美等元素有机融合,全新演绎老子“上善若水”的道家思想,尽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湖光清雾,风吹伞动,《蒲公英的天空》中舞蹈与蹬伞技艺结合,演员们技巧娴熟,脚上生花,灵动轻盈,摇曳生姿。

《圆转如意》中随着道具不停旋转,演员调整身体姿态保持平衡的同时,让手里的多个球反弹抛接,展现了高超的技艺;《筑梦太空》将人体的力与美通过技巧造型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诠释,轻柔飘逸而内力充盈,简约时尚的创意模式令人赏心悦目;《粉墨年华》将戏曲手眼身法等动作融入杂技表演,前卫活泼,给观众带来了有趣又丰富的感官体验。

据晚会导演介绍,本场演出的规格极高,能将这么多顶尖作品汇集一堂实属不易,这也体现了河南杂技大联欢晚会阵容的含金量,体现了河南文艺工作者的初心,要不断地创作出艺术精品,奉献给时代,奉献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