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新发乳腺癌病历为早期乳腺癌,并且成功接受手术等一系列全身治疗。但是,这些患者中有大约30%最终会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如何正确地追踪这些无症状的患者成为我们很重要的话题。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对于疾病复发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对于最佳频率和必要的内容仍存争议。

一、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
对于那些具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一定要争取采用最有效的监测方式。在某项回顾性研究中,复发的高风险期在术后的1-2年,然后2-5年内复发的风险迅速下降,5-12年内恢复平稳期。另一项研究表明,ER阳性的患者很多年都会有稳定的复发风险,需要长时间的监测。但是,HER2-阳性和三阴乳腺癌的患者在随访的早期有更高的复发风险,因此,在术后的第一年,需要更密集的监测。
二、乳腺癌转移的好发部位
乳腺癌转移好发于局部软组织和淋巴结、骨、肺、肝。首次复发有50-70%为单器官复发,其中骨转移最为常见,其次是局部复发。骨损伤的主要表现为骨痛。胸壁肿物或肿大淋巴结常不伴有任何症状,通常需要通过查体发现。肺转移的病人通常表现为气短、咳嗽、胸痛、胸闷、咯血等。肝转移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当疼痛、厌食、黄疸等症状出现时通常预示着疾病已进入晚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出现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转移部位所支配的功能改变。患者可能有一些非特异性主诉,如头痛、背痛、特异性感觉或功能丧失。总之,大约有超过70%的患者伴有临床症状,但也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

三、乳腺癌随访频率
乳腺癌患者的随访需要根据复发的风险来决定随访的频率,参照建议如下:
⑴ 术后2年内,一般每3个月随访1次。
⑵ 术后3~5年,每6个月随访1次。
⑶ 术后5年以上,每年随访1次,直至终身。如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就诊而不拘泥于固定时间。
四、乳腺癌术后复查项目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必须着重于有可能提示乳腺癌转移的主诉。这包括对于局部软组织、淋巴结、骨、肺、肝及神经系统的细致检查。对于服用他莫昔芬的患者还应每年行妇科检查,因其有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高,尤其是服药期间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者。对于服用AI类药物的患者应注意钙剂的补充,预防骨质疏松。

关于常规的检查项目,包括:系统的体格检查,病史的采集和乳腺钼靶(对于乳房腺体致密者可考虑乳腺彩超,国内外各大指南普遍推荐乳腺钼靶,但鉴于国人乳房特点,是否有另外更佳选择,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很多患者谈癌色变,看到肿瘤标志物:CA153、CA27.29和CEA就过度紧张,ASCO目前并不推荐用于乳腺癌初治后的常规监测。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0):954-1040.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1.10.013.
2022.08.07更新
作者:朱涛 焦作市人民医院乳甲科
#乳房两三事儿#系列为原创作品,转载须授权。
更多科普,请关注“@乳腺科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