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朱佑龙 通讯员王洪岩
“进入市区后,一定要按照防疫要求做好自我防护……”
“进站必须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
“沿着这条路往前一直走,就是金水东路了……”
9月9日,是中秋节前一天。在郑州东站西广场,来往的人流明显增多,郑州市公安局郑东分局东站派出所副所长刘翠萍介绍说,为确保每一个乘客都能平安回家、安全出行,每到节假日全所民辅警都会全员在岗、全力以赴、全心守护。

9日上午8时,在派出所参加过早点名后,刘翠萍随便扒拉几口饭,就带着一名民警和3民辅警来到东站西广场的警务工作站交接班。因警力有限,东站派出所的巡逻防控分为两班,每一班24小时,除了要参加“四警联动”的武装巡逻任务,还要在便民服务车旁接受群众询问及求助,遇到突发紧急情况,还要第一时间处置。
“警察同志,我岁数大了,第一次坐高铁,都需要带啥啊?”上午9时许,刘翠萍在西广场接到一名老人求助。因为老人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行程码,民警就根据他提供的信息和其家人取得联系,在确定近期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后,又带他去最近的核酸检测点做核酸。“大爷,等核酸结果出来,您就可以购票进站乘车了!”安置好老人,已是上午10时,刘翠萍满脸是汗,这期间她打了近十个电话,除了和老人家人联系,还要和辖区办事处及防疫等多部门联系。
参加完巡逻,已是中午十二点,广场上人多起来,前来咨询的群众也多起来,大部分是问询疫情期间出行政策的。民警们一一解答,还不忘提醒他们也要关注目的地的疫情政策,以免给出行造成不便。

为了不耽误群众问询,刘翠萍安排大家轮流吃饭,她是最后一个吃。吃饭过程中,她给儿子打一个视频电话,检查作业。“孩子爸爸出差在外,我又顾不上太多,只能通过电话督促检查。”刘翠萍说,警察的孩子也得学会适应警察的工作。“我和儿子配合很默契,他非常理解我。”
虽然过了白露,气温有所降低,但每个人回到警务站内吃饭时,都是湿透了衣背。下午14时以后,郑州东站迎来一天当中的客流“高峰”。看着来往匆忙的脚步,刘翠萍和战友们也加快了脚步,还不忘打趣:“这才有点过节的氛围嘛!”
送走一大波问询的乘客后,他们赶紧拿出杯子拼命补水,有年轻的辅警嫌不过瘾,干脆拿杯子往脸上浇水。也有热心乘客见到民警们的辛苦后,主动送来水和纸巾,还有人送月饼。“那一刻挺感动的,觉得我们的工作被认可了,也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晚上19时左右,东站派出所所长杨洋带着民警和刘翠萍们汇合,继续开展巡防工作。杨洋介绍,除了节假日安保,他们还结合正在开展的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对东站周边的“黄牛”倒票、“黑车”揽客等不法行为进行清理整治,严厉打击掂包扒窃等违法行为。同时,还积极动员周边相关单位的群防群治力量,协助民警开展治安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在对晚间工作进行简单部署后,杨洋笑着对大家说:“今晚咱们全所在西广场上团圆了,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晚上加餐每人一块平安月饼哈!”
很快,大家各自回到自己岗位上。熙攘的人群中,根本看不清他们的脸,只能望见藏蓝的身影和头顶闪耀的警徽。在他们的守护下,喧闹的人群像潮水一样慢慢退去,广场上渐渐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