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记者 都伟 通讯员 张克强
2021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会议上宣布我国全面脱贫,这也意味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但是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期还是在乡村振兴期,如何让脱贫户快速增收,提高全家收入水平,避免出现返贫致贫现象,一直是驻村帮扶亘久不变的任务和责任。巩义市水利局驻竹林镇新山村工作队在95后第一书记张克强带领下,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为脱贫户介绍工作,动员脱贫户自主创业,出奇招、想高招、出“点子”,来让脱贫户自主创业促增收,使新山村脱贫户家庭收入翻了两三番,过上了小康富足的美好生活。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脱贫户思想引导,从思想上转变。习总书记说“扶贫先扶智”,要想根本上让脱贫户自主创业,就要从思想的“根”上着手整治,扭转他们等靠要和懒惰思想,变成自己想动手,自己想努力奋斗的良性思维。“创业有心、脚下有路”,要想脱贫致富,帮扶是外因,而主要动力在内因,只要脱贫户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不怕脱不了贫、致不了富。新山村脱贫户张长明夫妇,经过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人员以及镇村干部的不懈努力,多次深入与沟通,鼓励他们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他和妻子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决定靠勤劳双手奋斗,意志坚定地要摘掉贫困户帽子,结合其自身厨艺特长,在市区摆起了馍夹串小摊,每天起早贪黑,勤劳努力,虽然摊位不大,但是在他们奋斗坚持下,现在两口的小摊生意红红火火,全家的收入蹭蹭上涨。

(图一:张长明经营馍夹串)
二是强化培训,用好技能培训班政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致富,没有技术是个老大难,为了让脱贫户和新山村们都有一技之长,在第一书记协调努力下,在竹林镇党委政府和水利局等单位的帮扶下,新山村举行了各类培训班,有果树修剪管理、有厨师烹饪培训、也有电商业务培训。新山村脱贫户刘光周夫妇平时就对烹饪有兴趣,在工作队和镇村动员下,他们非常有心地参加了厨师烹饪培训,培训结束后,镇、村帮扶责任人都希望他利用学到的技术和他家有力的地理位置开办一个农家乐脱贫致富,这和刘光周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样在家不用出门就能挣钱,关键是还能照顾家人。敢想敢干,说干就干,为了开办农家乐,也为客人们提供更好的饭菜和服务,刘光周夫妇还一起参加了不同种类的厨师培训,系统学习各种面食、精致小炒、美味点心、特色美食等菜品的制作工艺。他们不但学会了不少手艺,还拿了结业证书。当时拿到证书的时候,夫妻两个真是喜极而泣。都说年过四十不学艺,这五十多的人,也学会了一门技术。现在他们夫妇在新山村经营着名为新山村58号农家乐,每天收入四五百块钱,21年全年收入超过了13万元,全家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图二:脱贫户刘光周夫妇开办58号农家乐)
三是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尤其是用好金融扶贫政策和自主创业奖补政策。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自主创业没钱没资金也是成功路上绊脚石。自主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脱贫户一算账,店铺的租金、装修钱、采购等一项项都需要钱,启动资金从哪儿来?这对于本就生活拮据的他们来说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但好在脱贫好政策的东风吹散了他们的愁云。一听到他们有顾虑,水利局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及村干部就积极给他们宣传相关金融扶贫政策和补助,帮新山村脱贫户张长明夫妇和刘光周夫妇分别争取到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贴息贷款,解决了他们没钱的后顾之忧。同时,为了调动新山村脱贫户自主创业热情,水利局驻村工作队还积极落实自主创业奖补,为自主创业开店的刘光周夫妇、张长明夫妇,以及在家搞养殖的脱贫户张济敏和张光彬等户申请了2000-3000元的创业奖补,切实激发他们创业干事热情和勤劳致富的激情,为他们的创业加油助力。

(图三:驻村第一书记张克强为刘光周夫妇申报自主创业奖补)

(图四:驻村第一书记张克强为脱贫户张光彬申报自主创业奖补)
四是压实帮扶责任,落实好帮扶单位帮扶责任。新山村自古就是极度缺水的乡村,没有水也让很多脱贫户生活都不便利,更别说创业搞养殖搞农家乐需要用水了。巩义市水利局作为新山村定点帮扶单位,充分发挥了行业优势,多次谋划安全饮水项目,为新山村修建泵站和蓄水池,铺设管道,解决了新山村全村饮水安全问题,让每家每户都通上了自来水,水利局局长校现伟和班子成员,更是定期走访为新山村建设出谋划策,应帮尽帮,水利局的和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们也是认真负责。当刘光周家的帮扶责任人和水利局的驻村第一书记知道了他开办农家乐的各项证件办理不下来准备放弃这个情况之后,多次到家劝他、鼓励他,还跑前跑后帮他办理证件,最后又向局里争取了一部分资金,并亲自把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物资送到他家里,甚至还送来了饭店做饭的灶火。就这样,在镇、村、帮扶单位的共同帮助下,刘光周的农家乐终于顺利开张营业。

(图五:驻村第一书记张克强到脱贫户刘光周走访排查)
五是定期关注走访,解决日常问题。水利局驻村工作队在第一书记带领下,坚持五天四夜制度,吃住在村,每周都坚持到脱贫户和监测家中走访排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积极协调解决,不断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帮助,这也让他们树立了信心,也让他们的创业坚持有了充足动力。当知道脱贫户刘光周家的农家乐因为疫情没法正常营业时,水利局驻村第一书记和镇村沟通,积极协调申请,为其申请了1500元的疫情三产停业补贴。当知道脱贫户张济敏家黄牛难卖使,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积极想办法,找销路,之后成功将其黄牛销售,例子很多但无不说明,日常关注对于脱贫户自主创业多么创业。

(图六:驻村第一书记张克强到脱贫户张济敏家入户走访)
水利局驻村第一书记张克强常说“脱贫户自主创业缺“点子”、缺技术,我们驻村干部就是要想高招、出“点子”,“点子”有了扶贫户甩开膀子干,坚持干,我们的扶贫干部帮着干,合作干,指导干,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我们驻村干部就是要当好服务员,解决他们自主创业遇到得各式各样的问题,为他们服务好,为他们排忧解难。”群众有心,干部配合,只有这样,像刘光周、张长明这样的脱贫户脚步才能不停,才能带着冲劲、韧劲,带着创业致富的决心创造着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实现小康幸福美好生活。
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编辑 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