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5G现场记者 佑龙 通讯员 李冰
余勇,男,1974年5月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12月入警,现为郑州市公安局交警二支队一大队民警。入警二十多年,他热衷于公安工作,一直在交警一线固定岗执勤,常年的风吹日晒,他的皮肤黝黑,即便是站在交警的队列中,他也能被一眼认出来。

一、扎根岗位二十载,成就“标志”被牢记
余勇在陇海路嵩山路岗工作时间最长,长到已经成为了这个路口的一个“标志”。近段时间,他主动报名到高速防疫服务站工作,暂时离开了固定岗。一位群众路过嵩山路陇海路口时,拉着岗上的其他民警说:“十几年了,每天上班走过这个路口,已经习惯看看那个晒的黝黑的交警,这几天没看见,心里空空的不踏实。”
2002年,余勇同志第一次来到陇海路嵩山路岗执勤,2005年成为该路口岗长,面对陇海路嵩山路口的车流量大、人流量大的特点,他常常与同事们讨论,以岗位为交通安全宣传点,利用休息时间,走进沿街商铺和单位,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发放交通安全教育图片,解答群众有关交通方面的问题,征求群众对搞好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意见建议,对路口沿街单位的交通教育宣传让这个路口真正形成了一个老百姓认可的带有正能量的交通文明岗位。
多年来,陇海路嵩山路口周边历经了白兰宾馆拆迁、世纪华联商场入驻变迁、陇海高架桥建设通车,不管环境怎么变,余勇同志作为路面执勤交警一直坚守在陇海路嵩山路口,参与了这个路口施工、警卫等安保任务,见证了这个路口的历史变迁,成了这个路口的“标志”。

二、宽严相济讲方法,塑造“标杆”受认可
余勇同志做为一名老交警,深知一个地方的交通秩序建立需要一个过程,提升路口的管理水平是一个严峻而复杂的任务。在日常执法活动中,他坚持教育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多教育,少处罚,因人而已,注重实效,秉承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做到刚柔相济。
每次纠正违法,余勇都会对当事人进行安全教育,只要违法当事人能虚心接受教育的,原则上不处罚,通过采取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协助执勤、帮助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卡片等多种方式方法,使交通违法者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从而杜绝交通违法。对多次违法或影响道路通行、拒不接受教育的,他也毫不客气,从严从重处罚。对处罚的对象也不是一罚了之,而是在处罚的同时向其讲清其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做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

余勇常说:对于违法行为,处罚不是目的,是让违法当事人真正认识到违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即便被他处罚教育过的人们也会记得,那个皮肤黝黑,对各种查处工作温和耐心的交通警察。
三、忘我工作一根筋,成就“大家”心有愧
由于工作繁重,余勇经常吃饭不规律,造成了严重的胆结石、胆囊炎,需要通过输液、解痉治疗来缓解症状;常年在路面执勤站立造成了腰部及下肢经常性的疼痛,特别在高温执勤时被汗水湿透的警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脸上和胳膊的皮肤被晒的褪皮经常触发疼痛。他常常开玩笑地说:这都不算啥,百炼成钢,我已经炼成了全支队最耐晒的人。

去年,他年迈体弱的父母相继患脑梗,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儿子的他,理应多在父母身边尽孝,但由于余勇和妻子工作都非常繁忙,为了让父母得到更好的照顾,最后不得以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几天去看望一次,每当谈起这些,余勇眼中都饱含泪水,说自己非常愧对老人。

余勇同志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岗位,始终带着深厚的情感工作,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用饱满的精神、严整的警容、柔性的执法、热情的服务形象,在周围群众心中塑造无法抹去的记忆,黝黑的肤色,展现了新时代公安交警坚忍不拔、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勤奋敬业、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履职尽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编辑 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