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米”字之旅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2022-07-01 16:10:01

收藏 打印

济郑高铁濮郑段今天建成通车,以郑州为中心的字形高铁最后一笔撇点落笔,河南成为全国率先提出、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的省份。

请听新闻专题:《点亮“米”字之旅》

序章 最重的一点,河南“米”字高铁成形

时间:2022620日,坐标:郑州航空港站。

上午952分,汽笛长鸣,济郑高铁首班车G9206次开出今天正式启用的郑州航空港站,前往濮阳东站,济郑高铁濮郑段建成通车,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最后一笔撇点落笔。

201026日郑西高铁投入运营到2022年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12年间仅河南境内就建成高铁2176公里,17个省辖市实现高铁全覆盖,河南成为全国率先提出、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的省份。至此,从郑西高铁通过规划,到京广、徐兰两条高铁在郑州实现十字交叉,再到“米”字形高铁最终落成,河南高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十字到米字的飞跃。

初章 出发,中西部第一条高铁

时间:20059月,坐标:郑西高铁沿线

长长的铁轨沿着铁路线延伸到视野尽头,跟普速铁路不同,这里的铁轨固定在地面上,轨道间看不到一粒石子。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生产调度监控中心党总支书记王春革告诉记者:“郑西高铁全线都是无砟轨道,什么叫无砟轨道,就是没有铺碎石道砟的轨道,而且都是用混凝土固定的。不铺石子速度列车运行起来速度才能更快,更安全。”

2004年,国务院批准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郑西高铁就是获批建设的首批铁路工程之一。在郑州已有陇海、京广两条铁路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建设郑西高铁呢?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高级工程师张波

大家都知道,郑州可以说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陇海、京广两条普速铁路对于郑州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到了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物资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普速铁路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高速铁路速度快、运输能力大,所以建设高速铁路就成了必然。”

举个例子,走普速铁路从郑州到西安需要6个多小时,而高铁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普速铁路跑一趟列车,高铁可以跑趟,而且高铁一列列车能运送1000多人,普速列车只能运送不到500人,普速列车跑一趟的时间,高铁运送的旅客数是普速的6倍。谁的效率更高一目了然。

2005年,郑西高铁开工建设,建设之初,我国建成的高铁只有秦沈客运专线一条试验线,设计规范、建设标准、验收标准都还没有确定,整个工程是在边研究、边制定的过程中创造性完成的。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生产调度监控中心党总支书记王春革

郑西高铁沿线80%的区段都是湿陷性黄土区,一下雨容易坍塌、沉降,高铁对于线路参数要求很高的,沉降不能大于正负15毫米,在黄土区管理和运营高铁在世界都是难题,就在这样困难的形势下,中原第一代高铁人不断摸索,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

历时5年,郑西高铁终于建成,全线无砟轨道,世界上最先进的CTCS-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201026日,郑西高铁正式通车,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时速350千米的高速铁路,郑州到西安从6个小时缩短到两个小时,从根本上改变了普速铁路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困境。河南大学资深教授、河南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说

“郑西高铁是河南最早通车的一段高铁线路。它贯通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贯通了欧亚大陆桥上的两大主要的城市群和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在两个区域之间架起了快速沟通的桥梁,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十四五就谋划了一个郑西经济走廊,形成一个东西向的发展大通道,这对于沟通两个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提升中原城市群经济运行的效率,它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所以郑西高铁的开通对强化郑州一个枢纽的地位起到了一个先行和引领的作用。也对提升郑州都市圈要素的聚集能力,经济运行的效率起到了一个率先垂范的作用。”

次章从十字到米字,河南字高铁方案初现

时间:2012年,坐标:郑州东站

对于河南高铁来说,2012年绝对是意义重大的一年,这一年的928日,作为京广高速铁路徐兰高速铁路交汇站的郑州东站投入运营。投用后,郑州东站就成了我国最繁忙的铁路车站之一,郑州站站长王留强:

“郑州东站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632线,是全国最大的高铁车站之一,车站连接京广、徐兰、郑渝、郑阜、郑太、济郑高铁,以及郑开、郑机城际铁路,是中原米字形高铁枢纽的核心中枢,也是省会郑州陆路交通发送、中转、到达的重要综合型枢纽。开通以来,繁忙时段每天开行旅客列车可达700列左右,意味着不到2分钟就有一趟列车从郑州东站发出,202143日,郑州东站创下了单日客发20.6万人的历史新高。”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作为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的中枢和省会郑州市的综合交通枢纽,郑州东站是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公交车、出租车、地铁、机场大巴、长途汽车和社会车辆等8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综合体。也就是说乘客到了东站之后,无论是想坐飞机、还是坐长途客车、公交、地铁、出租,都可以无缝换乘,非常方便。

郑州东站启用的同一天,京广高铁郑武段开通运营,1226日,京广高铁京郑段开通,全长2298公里、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全线贯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画上了中间的一竖。河南大学资深教授耿明斋:

“京广高铁南北动脉的贯通,对于郑州枢纽地位的确立,是不可替代的,京广高铁连通的一头是京津冀,一头是珠三角,我们全国GDP总量排前四的城市,连了3个,人流、物流、信息流、财富流,都可以顺畅的贯通起来,在这个节点上形成沉淀。”

就在京广高铁开通的同一天,郑徐高铁开工建设。京广徐兰两条高铁将在郑州十字交叉。在这一年的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十字成形的基础上,河南字高铁方案初现。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高级工程师张波“‘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是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明确的重大工程,具体就是在京广、徐兰“十”字形快速客运通道基础上,建设郑州至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合肥、郑州至太原的高速铁路。这样一来,郑州往西南可以延伸到东南亚,往东南可以延伸到东南沿海,郑太高铁结束了郑州和太原之间没有直达高铁的历史,形成了华北地区南北向又一重要通道;济郑高铁形成中原经济区连通山东半岛的一个便捷运输通道。”

三章世界高铁动车组交会试验第一速

时间:2016715,坐标:郑徐高铁河南民权县境内

这一天上午111950秒,在郑徐高铁进行开通前的联调联试时,郑州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杨震驾驶的金凤凰和临线对面驶来的蓝海豚均以单列421.9公里/小时的速度成功交会,创下世界高铁动车组交会试验的第一速,创下这一纪录的动车组就是试验中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前身6年后,复兴号动车在济郑高铁创下高铁动车站列车明线交会速度新的世界纪录,单列时速435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达到870公里。郑州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杨震:

“相比和谐号动车组,“复兴号”动车组车内空间更大、座椅更加舒适、技术更先进、启动列车也更加平稳,另外还增加了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有免费的全车WiFiUSB充电接口,甚至还有的动车组实现了5G网络的覆盖。从和谐号到中国标准动车组再到复兴号动车组,从时速160公里到350公里,从自动驾驶到全列供氧,152可以这样说,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机车车辆装备已经位居世界先进行列。”

郑徐高铁也被称为“中国高铁升级版”,建设中用到的多项高铁创新技术均属于“中国制造”,比如,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CRTSⅢ新型轨道板,在列车高速通过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平稳性和更好的舒适性。你在高铁上竖1枚硬币,几分钟都可以不倒。这意味着,我国已建立起先进完备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形成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强、性价比高的中国特色的高铁。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高级工程师张波:“郑徐高铁的开通,为河南“米”字形高铁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全国来说,郑徐高铁的开通实现了我国东、西部高铁首次直连,它在连接京广与京沪两大干线高铁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高铁网通过郑徐高铁得以接合。”

铁路要想发挥效益,最重要的就是形成网络,郑徐高铁建成后,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迈过2万公里大关,稳稳站在了世界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规模第一的位子上。但更重要的是全国高速铁路正式成网运营,让城市群间人流、物流、信息流流动的效率与质量大幅提高。对于河南来说,郑徐高铁的开通,让河南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更加便利,河南大学资深教授耿明斋

“郑徐高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通过郑徐连通京沪,把我们河南和长三角直接贯通起来,到目前为止,我们河南的经济也是跟长三角联系最密切,频率最高的区域。从中原城市群、郑州都市圈来讲,有了郑徐高铁,就把开封、把商丘这些重要的节点城市给贯通起来了,郑州能够辐射到的空间都吸纳,都联结起来。”

同时,在河南境内,中原城市群间的城际铁路也在加紧建设,郑州到焦作、郑州到开封、郑州到机场城际铁路已通车运营,加上三个高铁快运物流基地,郑州成为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快速铁路客流、物流综合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郑州“大物流、大枢纽”的发展迎来新时代,也为河南发展枢纽经济奠定了基础。

四章 说走就走的旅行

时间:2019年底  坐标:双洎河湿地公园

铁路摄影师石耀臣举起手中的相机,一张张美丽的照片记录下眼前的美景:

“我觉得咱们这个高铁对环境的保护,做得特别好,我拍双洎河湿地公园,我经常在那拍鸟,后来郑万高铁在那经过,我以为环境会受到破坏,但是后来去拍摄,发现环境依然是那么美,说明高铁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比较注意的。”

作为一名铁路摄影师,这十几年间,石耀臣坐着高铁走遍了全国,他告诉记者,现在坐高铁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真的是非常方便。

“我经常去神农架拍照,去神农架特别不方便,开车要89个小时,随着郑渝高铁的开通,拿个手机,很快就把票定下来,然后刷身份证就走了,当天出行,当天下午就可以到山上拍落日。

2019121日,郑州“米”字形高铁的一撇、一捺——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和京港高铁商合段同时开通,郑州的高铁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高级工程师张波:“这三条高铁的通车,彻底结束了河南南阳、平顶山、周口等城市不通高铁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三条高铁线的开通,使我们河南在快速铁路网建设体系中从四通八达迈进了一大步,极大地强化了郑州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米”字形高铁建设更进了一步。”

五章  200012万,春运的烦恼还在吗?

时间:12306互联网售票以来的每一天  坐标:郑州东站售票大厅

乘客李先生正在自助售票机上购买当天的车票:

“这些年买票非常方便,可以在网上12306网站订票,几分钟的事儿。”

郑州东站客运车间售票班组主任值班员郭艳红:“我是2012年郑州东站开通以后,就过来从事售票工作的,最开始大家出门买票还是最习惯于人工窗口,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互联网,2012年东站刚开通的时候每天出发的旅客有2000多人,这几年随着“米”字形高铁规模的发展,现在日常从东站出发的旅客每天能有9万多人,最高峰的时候能够达到12万。而且电子客票实施以后,旅客出门不需要再拿车票了,拿着身份证刷脸就可以进站乘车了。”

再来看两组数字:从郑州坐高铁出发,如果按1小时、2小时、3小时能到达的城市分别画一个圈:省内所有省辖市都在1小时左右即可到达,1个半小时左右可以到达徐州、石家庄、西安,2小时可以到达太原、武汉、北京,3小时可以到达南京、长沙、合肥。

中国铁路郑州局有限公司管内每天在“米”字形高铁线上开行图定列车607对,其中京广高铁163对,徐兰高铁157对,郑太高铁73对,郑渝高铁36.5对,郑阜高铁46.5对。

曾经的铁路春运,买票难、上车难、速度慢、耗时长,还不舒适;现在的高铁出行,公交化运营,速度快、运力大、安全舒适,春运的难题已基本不复存在。

终章 最重的一点,河南“米”字高铁成形

时间: 2022620  坐标:濮阳东站

1147分,G9206次列车到达濮阳东站,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最终成形。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高级工程师张波:“‘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与国家高速铁路网有机衔接,形成京津冀地区经郑州至港澳,长三角地区经郑州至西北边界口岸,环渤海地区经郑州至西南地区乃至孟加拉湾、东南亚各国,东南沿海地区经郑州至西北内陆地区的快速运输通道,以郑州为中心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四面八方”轴带发展格局,呈现出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态势。”

去年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其中第二大战略——优势再造战略的核心就是打造枢纽经济,“米”字形高铁对于打造枢纽经济,推动优势再造战略实施意义非凡。

据测算,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3.5亿人口;700公里为半径的圆可覆盖我国7.2亿人口。而这两个圆,都在两小时高铁交通圈内。

以郑州为核心,可以构建起涵盖省内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涵盖周边省会城市的两小时经济圈,直达中东部地区的3小时经济圈……高铁带来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把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河南大学资深教授耿明斋认为,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关键就是依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综合交通枢纽为切入点,以交通物流为支撑,创新要素集聚和产业组织方式,再造枢纽、通道、物流优势,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融合互促发展的总体布局:

“怎么由枢纽转化成枢纽经济,来提升我们经济的内在发展水平,实际上是通过两个环节,一个是通过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和提升,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从这过,都在这汇,就会衍生出来相应的产业,形成现代服务业,这个现代服务业本身就形成一个大市场,围绕这个市场衍生出来一系列加工制造业,最终通过他们的财富创造活动,支撑整个财富总量的增长,支撑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未完待续

“米”字形高铁落成了,但我省高铁建设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就在今天,郑州航空港站建成投用,它将成为郑渝高铁郑阜高铁郑机城际铁路的交汇车站,和郑州站、郑州东站形成铁三角,串联起“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和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也是在今天,新建郑州南站、平漯周高铁、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建设动员会召开,郑州铁路枢纽的第四个客运站点——新建郑州南站即将开工建设,未来郑州将拥有四大铁路客运站。还是在今天,郑渝高铁襄阳东到万州北段开通,郑渝高铁全线贯通。

明年,济郑高铁济南到濮阳段开通,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全线贯通。

根据《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省铁路营运里程力争达到7600公里,++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形成,综合交通网规模达到30万公里以上,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建成。到2025年,河南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枢纽通道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成效显著,以枢纽经济为牵引的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交通强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建成枢纽经济先行区。

放眼未来,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铁必将为河南枢纽经济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河南省省委书记楼阳生:“交通强省,铁路先行,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地位更为凸显,不断完善内外联通,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加快推动交通枢纽优势、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文章关键词:&rdquo,&ldquo,郑州,高铁,铁路 责编:范劼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