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防骗宝典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2022-05-25 17:12:05

收藏 打印

 

  【推介】20225月是中宣部公安部联合启动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此音频集依据权威资料,普及老年人防骗方面的关键知识。(权威参考资料来源:央广网《老年人如何防骗 请收好这份宝典!》)(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张文倩)

 

 

 

【正文】

 

1销售“灵丹妙药”的骗术

 

销售“灵丹妙药”是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不法分子以抽奖、免费旅游等噱头吸引老年人,以出具虚假体检报告等方式,谎称老年人患有疾病,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销售非法产品和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2提供“养老服务”的骗术

 

提供所谓的“养老服务”是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到所谓的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迎合老年人的需求,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3投资“养老项目”的骗术

 

投资“养老项目”是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不法分子抛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订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的“养老项目”,收费名目则“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等。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风险。

 

4宣称“以房养老”的骗术

 

宣称所谓的“以房养老”是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的名义诱骗老年

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打着国家政策的旗号做非法集资的事情,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他们推荐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5销售“养老产品”的骗术

 

销售所谓的“养老产品”的骗术十分常见。一些企业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的或假冒伪劣的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6开展“养老帮扶”的骗术

 

打着“养老帮扶”的旗号诈骗老年人的情况十分常见。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

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假借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活动等方式,获得老人信任后,以多种手段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7代办“养老保险”的骗术

 

代办“养老保险”的骗术十分常见。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手续,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8宣称“低价旅游”的骗术

 

宣称所谓“低价旅游”的骗术十分常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对于外出游玩的热情不断高涨,在各大热门旅游景点经常能看到老年旅行团的身影。但也有不少黑心旅行社为老年旅游人群悄悄“设套”。

 

9.提醒您不要贪图便宜

 

提醒您不要贪图便宜。老年朋友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蝇头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儿。

 

10.提醒您提高法律意识

 

提醒您提高法律意识。老年朋友们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种诈骗手段,提高警惕,提高对骗局的识别能力。

 

11.提醒您端正保健理念

 

提醒您端正保健理念。老年朋友们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相信所谓的“特效药”和“神医”,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12.提醒您树立安全思维

 

提醒您树立安全思维。老年朋友们要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与身份信息绑定的银行卡、密码等,尽量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使用金融服务。

 

13.提醒您警惕上门推销

 

提醒您警惕上门推销。老年朋友们独自在家时要多和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人员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可拨打110报警:对快递员、维修员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14.提醒您要提高反诈意识

 

提醒您要提高反诈意识。老年朋友们要注意:无论亲朋好友,还是自称公检法的人员,只要提到“钱”,咱们要第一时间核实他的身份,无法核实时要及时拨打11096110求助。

 

 

 

 

文章关键词:&ldquo,&rdquo,老年,老年人,朋友 责编:张文倩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