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延津县僧固乡:以乡村建设“1+5”行动锻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为全面提升乡村建设能力,延津僧固乡以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1+5”行动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以增进百姓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克服“等、靠、拖、看”思想,补短板、强弱项、解难题、建机制,让乡村基础设施建设“1+5”行动这一引擎产生更大更强动能。

破解难题,补足短板,“三通一入地”稳步推进。把破解资金难题作为首要任务,经过多次调研论证,最终形成了以“两筹一补一动员”方式为主导的建设思路(即村级“筹”人工机械、“筹”部分材料和资金,乡级“补”部分材料和资金,动员村民参与自家门口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抢抓机遇、加强谋划,今年谋划的800万元的中央预算内资金以工代赈项目已入省项目库,500万元的省基建以工代赈项目已入县项目库,部分第一批启动村已经实现了道路户户通、污水收集处理户户通。

2.jpg全面整治,观摩评比,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严格按照“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三无一眼净一规范’”标准,以县乡道路沿线、村内外道路、河道两岸、坑塘沟渠、农户房前屋后为重点,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发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低保户、脱贫户等群体积极参与,完善保洁员日常管理机制。同时,建立观摩评比机制,每月组织开展逐村观摩活动,按照观摩排名发放流动“红黑旗”,通过公开“亮相”,激发各村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意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全面提升。

完善机制,注重管护,造林绿化成果显著。今年以来,乡村两级迅速行动,抢抓绿化造林黄金时节持续在农田林网、主干道两旁、房前屋后、空闲地、边角地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厚植绿色生态底色,为乡村振兴增绿添彩。2023年以来,新种植树木3.7万棵,打造2个“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同时,建立了苗木管护机制,验收小组对树木成活率进行验收,成活率达到85%以上的,给予5-7元/棵的奖励,成活率低于85%的按照50元/颗进行罚款,作为树木补栽经费使用,通过奖优罚劣,激发村级内生动力,解决“年年栽树不见树”现象。

1.jpg

统筹调度,加强协调,高标准农田有序建设。以“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统揽,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产出运营、高质量管护”理念,建立周协调调度工作机制,乡村两级及设计方、施工方现场沟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商议解决方案,目前已解决道路延伸、桥梁选址、线杆迁移等问题20余个,确保建成一处、实用一处。目前,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机井、管道工程、河道衬砌、道路、桥涵、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配套设施正在高速高效推进建设。

微信图片_20230527155439.jpg

提升标准,注重维护,“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严格按照路肩培土标准,完成农村公路两侧路肩培土19.21公里。按照“补齐缺株、连接成线、整体植绿”的原则对农村公路全路段植树绿化,开展补植补造,消除绿化空档。为保护路肩,建立路肩管护机制,每半月组织一次小观摩,每月开展一次大观摩,对整改不到位的按照损坏路肩情况扣除村干部工资,解决“年年培土不见土”的现象。

5799da0f1ce54608bef982fb7b56b14.jpg

下一步,僧固乡将坚持“全乡一盘棋”原则,对22个行政村一体谋划、一体推进,通过乡村基础设施“1+5”行动相互赋能,条件适合的就立刻开工,不适合的就去创造条件,补齐乡村“末梢短板”,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责编:田军

云上延津

TA的热门作品
    大象热搜
    换一换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