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能力作风深化年”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年干警教育管理和培养工作,更好促进年轻干警成长、成才,培养高素质检察人员,伊川县人民检察院开展了“师傅带徒弟”结对帮扶活动。为了促成长聚能量,伊川检察官方微信特开辟【师徒说】专栏,作为大家交流进步的平台,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在自己热爱的检察事业上守正创新、奋楫笃行吧!
今天,为您推出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姚铎铎的文章《得遇良师、春风化雨、人生至幸》。
古人云,遇良师,系人生三大幸事之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眨眼之间,加入第三检察部已两年有余,但说起我与周志明老师的缘分,其实应当更早——早在刑事检察岗位从事批捕、起诉工作时,就已曾积极配合周志明老师开展过专案工作,一路走来携手前行、并肩作战。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共同的信念、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磨炼了优秀的品格,受益良多。借此机会与平台,谨以此文叙述一下我眼中的周志明老师。
他是一位敬业、严谨、细心的领导。说句心里话,自大学毕业后,我参加工作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了,认真、自律同样也是自己一直以来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要求,但和他相比,我仍然感到了不足和差距。记得有一次在市院组织的对某监狱巡回检察活动中,虽然过程中也有其他基层院干警参加,但他总是主动承担相对繁重、复杂的任务,然后告诉我:“在座的干警中,我们相对年轻,也代表了伊检形象,分配工作时不能挑肥拣瘦,而要积极请战”。在协助某基层院刑执部门调查自侦案件时,即便主办单位的干警已完成工作,早早返回单位后,他还是在独自询问证人,力求记载全面、内容详尽,然后告诉我:“虽然我们是来打配合的,但配合也要有配合的成效,我们干工作,要对得起这份职责和信任”。
记得有一次,就在我们对上级交办的某起职务犯罪案件开展侦查,恰逢面对核心目标、成败在此一举时,他在脚部旧伤复发的情况下,没有一丝犹豫,选择坚守岗位,并嘱咐我:“当前主要任务是先开展工作要紧,其他的随后再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对话也贯穿于我们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而这样的细节,其实也只有老师和我知道。正因如此,“恪尽职守、轻伤不下火线”的理念在我心中也愈发坚定:无论是孩子高烧送往医院刚安顿好就和老师匆匆赶往异地,开展巡回检察和讯问重要嫌疑人,还是喉炎发作时,一听到要输有安眠效果的药物,我婉拒输液,稍作休息吃上两片消炎药就继续开展审讯工作……我能够作出这些选择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作为榜样所传递的力量。
他还是一位谦虚、尊重他人、包容的朋友。刑事执行工作的特点是强度高、难度大、周期长,很多时候面对困难重重的巡回检察、艰辛曲折的案件调查时,我们能够依靠的,也只有彼此。作为干警和学生,每当我提出工作思路和下步计划时,他总是认真倾听、讨论、思考,继而作出最佳部署。偶尔在重要工作结束后,或稍作休息或吃饭闲聊时,他也会半开玩笑的和我说:“你是黄埔军校出身,我是八路军,泥腿子出身,侦查专业领域还得向你学习”。
这种谦虚、尊重而又平易近人的优秀品格,让我感慨良多、备受鼓舞。除此之外,他对我在工作中的烦躁和焦虑等毛病,又像朋友和兄长一样给予包容,更不用说对我在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了。我常常在想,除了更加努力、认真地工作之外,我能够向老师表达感恩的方法,其实很少。
“亦师亦友”,是我对这段缘分的真诚总结,古典文学《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中的一句名言——得遇良师、春风化雨、人生至幸,也是对我内心感受的最佳诠释。在今后的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中,我将在周志明老师的带领下,冲锋陷阵、一往无前,为伊川检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姚铎铎
编辑:郑晓磊
制片人: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