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邱延波
地铁上不让吃东西,大部分人能理解,但地铁上不让喝水,你能接受吗?
近日,江苏南京一名女子,因在地铁车厢喝水被开“罚单”,引发热议。7月25日,南京地铁回应称,列车上禁止饮食,喝水也是饮的一种,发现后会做出相应处罚。主要考虑到在地铁上喝水、饮料等时,如果水滴洒落到地面,容易使乘客滑倒,也担心会招来虫子咬断电路,影响行车安全。
南京地铁的回应,招来网友一片吐槽。网友说,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如果说喝口水不小心洒一两滴到地面,容易使乘客滑倒,那地铁在下雨天应该停运了。因为下雨天坐地铁,从外面进站的乘客,鞋底、雨衣、雨伞带来的水会更多。南京地铁还应该禁止人们在地铁站上厕所,因为上厕所后洗手,没有擦干净也可能会把地面弄湿。
如果这些算“抬杠”的话,假设乘客在地铁上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用水喂服救命药物怎么办?难道也要被罚款?
虽然,南京本地人遵守这个规定多少年了,早就习以为常,但这个规定还是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喝水罚款”这种不替乘客考虑的规定,是一种管理者的任性。对地铁运营方来说,禁止喝水只是为了方便管理;对乘客来说,禁止喝水却很不方便。也许,适当让步一下,让乘客方便,可能会导致运营方管理难度增加,成本上升,但却体现了诚心为民服务的态度。
按照南京地铁的回应,怕水洒到地上乘客滑倒,那就不应该禁止喝水,而是应该禁止喝水洒地上。不能因为小概率“可能洒地上”而禁止了所有人喝水的正常生理需求。如果简单规定禁止喝水,则可能脱离了原本是不让地上洒水的目的,有些人拿着一瓶水明明没喝水,把水洒地上了,却不会受到处罚。这算不算走样的形式主义?
地铁,本是便民的公共交通工具,便民应该是第一位的。允许百姓在地铁上喝水,也是便民的一种体现。规则变通一下,可以喝水,不能洒地上,谁洒地上处罚谁,这样是不是更好一点?
禁止喝还是禁止洒,是地铁运营者是否诚心为民的根本区别。
不能吃东西可以接受,不能喝水有点不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