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录音稿)河南许昌:秋粮管理不放松 一地双收见成效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张刚  崔二强   通讯员  赵军伟 卢光宇 

当前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河南省许昌市各级农技部门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实地测产估量,确保秋粮增产,一地双收。

 (出录音)

(出现场)“无人机喷药现场音压混”

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万庄村,种粮大户万子荣正在对500多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进行收获前的最后一次喷防。两架大型无人植保机盘旋在农作物上方,强大的风力吹开植物叶片,药液均匀地喷洒到整个作物的叶面上,确保防治效果,不到三个小时,500多亩秋作物就全部喷洒一遍。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和大豆,万子荣对今年丰收充满信心。

种粮大户 万子荣:“我种了510多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今年比往年强,现在八成(丰收)定住了,今年玉米产量比去年会高一点,九百斤到1000斤,大豆也就是200多斤,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咱多收豆,增加200块钱,感觉着今年是丰收,还有希望了。”

农药喷洒完毕后,农技专家按照“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成产三要素,对行距、株距、每亩株数、每穗粒数等产量指标进行预测产,并详实记录每组数据,得出的结果让在场的人欣喜不已。

许昌市建安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李保明:“他玉米的产量达到了540公斤,这个超出了我们全区常年的玉米平均产量,大豆产量可以达到140公斤,按这个大豆目前一公斤六块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的产值要增加700块钱,扣除大豆的投资成本,一亩地他这个效益能增加到300到400块钱。”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农业农村部推广的一项技术,是在传统间作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今年,许昌市建安区推广了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目前均长势良好,达到预期。

许昌市建安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李保明:“全区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种植是2万亩,根据我们近期的测产普遍都达到了我们的示范目标,就是玉米500公斤,大豆100公斤以上,平均亩产值增加幅度都是在600块钱左右,亩效益的增加都是在300到400块钱。”

当前距秋粮收获还有关键的近一个月时间,近期秋作物中后期病虫害呈现多种并发、集中危害态势,尤其是玉米南方锈病风险形势依然严峻。截至目前,许昌市已经累计出动技术人员2100人次,深入秋粮生产一线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监测发布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预警。同时,印发宣传资料14.6万份,培训种植大户、合作社人员等共计870余人次,为全市342万亩秋粮增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许昌市建安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李保明:“现在玉米和大豆都在灌浆期,特别是近十天内,玉米田间有病叶,没有打药的,还要进行一次防治。用无人机喷药的时候,就是水量加大,一般要求是3升以上的水量来这个喷,五唑醇、五唑米酰胺、吡唑敏菌酯,对这个锈病都有很好的防效。这个秋季这个气象因素也多变,还是积极的这个防治,特别是低洼一些内涝的地方提前疏通沟渠,有灾防灾,没灾增产。”

编审:姚冬梅

责编:张刚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河南广播电视台许昌记者站

TA的热门作品
    大象热搜
    换一换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