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孙喜增 通讯员 赵晓凤
4月以来,气温逐渐回升,马投涧镇的群众又开始为新一轮春耕忙碌了。4月7日,在马投涧镇崔白塔村的花椒和金银花种植基地,只见整齐成片地生长着郁郁葱葱的金银花,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忙着除草、施肥,一派繁忙景象。
“金银花一年采两次,因此这样的景象可以绵延数月。”崔白塔村党支部书记崔长明介绍,崔白塔村位于马投涧镇南3公里,有332户1275人,土地197.33公顷,属丘陵地区,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为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村“两委”干部将目光投向了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
“金银花是药食兼用的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管理简单方便。花椒种植3年便可产生收益,往后每年收入还会不断增长。”崔长明说,该村多次召集党员、村民代表开会研究探讨,到种植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邀请区农业农村局的专家结合本村实际进行指导,最终决定利用本村现有的土地资源,发展花椒、金银花种植项目。目前,崔白塔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6.67公顷,其中种植金银花8公顷、种植花椒18.67公顷。围绕产业发展需要,该村安排专人专职负责种植基地的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学习模范村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增强对农村产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好政策、好技术、好制度为该村产业规模化发展装上了“加速器”,为种植农户快速增收安上了“放心锁”。2021年,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金银花经济收益5万元,花椒预计到2024年经济收益突破百万元。为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该村在2021年流转的26.67公顷土地上套种了玉米、谷子和红薯,年经济收益26万余元。
“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经营、农民入股参与的形式,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带动了村民就业。”崔长明说,金银花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五一”过后就开始进入采摘时节,一直持续到“十一”。在种植、管理、收获金银花期间,所需工人非常多,赋闲在家的村民都可以来采摘。
崔白塔村脱贫户崔卫明就尝到了金银花增收的甜头。他指着眼前的金银花告诉记者:“村里栽种金银花和花椒占了我4亩地,每亩400元,去年光土地收入1600元。再加上锄地、栽种的工钱,去年村委会一共给了我6000元,在家门口能挣到这么多钱,日子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从好项目到好产业,崔白塔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步履稳健,前景广阔。而崔白塔村的发展只是马投涧镇强产业促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该镇大力发展小杂粮和特色高效农业,建成了4个农业产业基地,成立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44家,建成家庭农场14家,培育了凤凰岗、亿天米业等龙头企业。“下一步,我们将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聚焦聚力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发展的后劲和动能,奋力实现马投涧镇农业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韩志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