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上午,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南十字村蔬菜产业园的一座大棚里,脱贫户刘卫丰和妻子王红艳正在忙着采收花菜。放眼望去,绿油油的叶子中包裹着一棵棵白色的花菜,十分喜人。“你瞅瞅,这花菜长得多好,新鲜着哩!”王红艳一脸兴奋地说,“大棚蔬菜虽说种着辛苦,但是能卖上好价钱,俺这腰包鼓了,心里甜着哩。”
39岁的王红艳家里现有5口人,婆婆患有慢性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前些年,夫妻俩靠务农为生,家里常常入不敷出,日子过得很艰难。2016年,他们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沐浴着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王红艳一家的生活逐渐有了改善。在博爱县卫生监督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鼓励和帮助下,王红艳夫妻俩在农闲时开始到村子周边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打零工,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还能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南十字村紧挨丹河,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大棚蔬菜的优势。2018年以来,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科学谋划、积极争取,先后在村里建了近百座蔬菜大棚,实现规模化种植。村里一方面积极引入外来蔬菜种植能人承包蔬菜大棚,带动贫困户和村民务工增收;另一方面,鼓励有种植技术的困难户承包大棚,实现劳动致富。此外,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产业,还能带动村集体增收,实现一举多赢。
“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咱也得自己加油干,给孩子们树立个好榜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王红艳和丈夫掌握了一定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他们想承包村里的蔬菜大棚,进一步增加家庭收入。
2020年5月,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王红艳和丈夫承包了10座蔬菜大棚,走上了特色蔬菜种植之路。送上马,扶一程。驻村帮扶工作队还请来农业专家深入大棚,指导他们夫妻俩如何防治蔬菜病虫害,手把手传授蔬菜种植技术,让他们的种植之路走得更有底气。
“去年冬天以来,蔬菜的市场行情一直不错,俺家这10座大棚到今年年底预计能收入十几万元,家里的日子更有奔头了。”王红艳一脸幸福地说。(焦作日报记者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