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河南汝州: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2020年12月24日,冬日暖阳普照大地,让人倍感温暖。走进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汝南街道滨河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区,一幢幢风格雅致、排列整齐的黄色楼房,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房前屋后的绿化带,党群服务中心旁,几个群众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整个小区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漂亮。

在门口晒太阳的群众

“没有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我们也许还生活在大峪镇深山里。”74岁的杨老太感叹说。过去,她生活在大山深处,通车不方便,想发展却没有条件。靠种点地维持生计,赚的钱只够勉强维持生计,孩子们也苦于没有什么谋生手段。她们家如今的好生活,得益于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她幸运地成为了搬迁户。她清楚记得2019年搬进18层的新房那晚,激动地睡不着,“说实话,这辈子没想过能住上楼房,跟中大奖一样……”

搬得出,还要留得住。在群众陆陆续续搬进滨河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后,汝州市人社局创新思路,在小区门口的党群服务中心内成立就业服务站,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就业信息服务台账、集中培训台账,搭建企业和村民之间的桥梁,帮助搬迁村民实现就业增收。

“渔具上的配件,一天能做三四斤,一斤十一二块,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不成问题,关键是不耽误带孩子。”说起家门口的工作,34岁的孙金培满心欢喜,“可感谢给我们提供工作,我们这些家庭妇女也能上岗挣钱了。”记者看到,不仅有像孙金培这样的家庭妇女在做渔具,还有10余名年龄稍大的老人在加工纸盒,他们同样也是由社区提供公益性岗位,“我今年都70多岁了,干别的活手脚不利索,加工纸盒不费劲,一个一毛多,一天能做五六百个。感谢党和政府,让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不用出家门。”怯军胜高兴地说。

加工渔具配件

“这些公益性岗位是滨河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服务站,根据劳动力基本信息调查登记后安排的。像拼装纸盒的工作就是社区专门联系对接外地印刷厂,直接把原材料运过来,保证大家不出门就有工作。目前,就业服务站共安排社区居民30余人就业,还有一个项目正在磋商。”社区就业服务站负责人杨真真介绍说,“我们还与汝州市产业集聚区、机绣园企业合作,安排搬迁村民就近就业和安排弱劳动力参加公益性岗位,让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居民实现就业。同时,对安置社区居民进行摸底排查,对有意愿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使之掌握一技之长。让搬迁群众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最直接、有效的就业服务,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入快车道。”

“党的惠民政策太好了,让我过上了美好生活。过完年后,我准备申请租个小区临街商铺,开个便民小超市,如今的日子是越来越滋润。”47岁的杨妮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给百姓最大的福利,困难群众真正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编辑:杭晓宁)

 

责编:lj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云上汝州

TA的热门作品
    大象热搜
    换一换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