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稳”“六保”看原阳】
系列访谈
县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 许广庆
县卫健委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全会暨县委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一是加强对从境外和国内重点地区返回人员,以及市场相关冷链食品、物品的核酸检测,严防疫情输入。截至目前,核酸检测累计6357例;二是协防平原示范区的3例确诊病例,经过县人民医院精心救治,全部治愈出院;三是较好完成了2020年高招、中招各考点卫生防疫工作,未出现疫情突发事件;四是落实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疫情防控措施,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PCR核酸实验室已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五是严格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操作规程,未出现漏诊和院内交叉感染;六是援鄂6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返回。
2、健康扶贫稳步推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不摘”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健康扶贫“三个100%和两个90%”的目标任务;将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由25种扩大到30种,为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卡9050张,全县贫困人口中687名大病患者全部得到有效救治。
3、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一是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新院区,8月底已启动搬迁;县中医院老年及精神病病房楼,预计12月底前竣工;县中心医院综合门诊楼,预计明年3月底前竣工;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50亩,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批复,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是基层能力得到提升。全县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提升专项资金投入2200万元,项目正在实施;为卫生院配备的17辆健康体检车设备调试已完成;为全县村医配备的650台体检一体机,已发放到位正常使用;县级医院3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已经获批;三是注重标准化建设。落实对口帮扶、等额对调措施,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补齐基层设备、技术短板。每个行政村建有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每千人配置1名乡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执业。
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卫生健康大会精神,加快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逐步推动县级医疗专家到乡镇卫生院轮值坐诊,加快医共体资源整合、信息化平台和医疗中心建设。按照医共体建设要求,加快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程。
5、认真落实民生实事。持续开展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截止目前,已筛查7092人;继续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超声筛查3154人、血清学筛查3632人,新生儿“两病”筛查4683人、筛查率99.81%;新生儿听力筛查4624人、筛查率98.55%;已完成2350对夫妇孕优检查,超额完成了半年任务。
6、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在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县城的基础上,对照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标准,积极协调、组织各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投入创卫,掀起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高潮,取得明显成效。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县卫健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六稳、六保”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坚决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一是进一步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要压实责任,规范发热门诊管理、强化防控指导,加强核酸检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
二是高质量完成健康扶贫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大病集中救治,完善“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各项措施,积极搞好签约服务,加强慢病管理,有效预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落实好省、市、县健康扶贫各项政策。
三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督促县人民医院加快搬迁,新院区各科室尽快投入使用。县中医院、县中心医院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早日竣工。扎实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项目工程,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基础条件。落实好河南省“369”人才工程,积极引进大学医学毕业生和招聘全科医师。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积极深化医改推进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推进“四医”联动,提升大病诊疗能力,提高县域内就诊率,不断改善医疗环境,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致力建设“健康原阳”。
五是扎实做好民生实事。进一步加强领导、优化服务、强化监管、严格标准、严格筛查、保证质量,落实好民生实事,确保完成“两癌”、“两筛”、孕优等民生实事各项任务。
六是扎实推进创卫工作。进一步积极动员社会各界,深入开展创卫工作,严格病媒消杀,推进除“四害”活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生活方式,为全县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打造“美丽原阳”。
融媒记者:李正涛
编 辑:江淑慧
制 作:娄渊江
审 核:郭艳丽
监 制:杨晓燕
总 监 制: 贺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