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陕州美食糊饽
对于很多在外打拼的人来说
最难忘的可能就是家乡的味道
偶尔在街上碰到相似的食物
口水忍不住伴着思念一起狂飙
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老家吃个够
如果能在异地吃到家乡美食
更是要欣喜若狂地发个朋友圈
何以解忧?唯有元旦回家!
▼
迎着阳光走在陕州山间小路上,阵阵山谷里穿过来的风让这个冬日里多了一些凛冽。天气有些冷,但是挡不住吃货一颗火热的心。没错,今天小编又来陕州啦。
来到陕州,不得不提到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它深深吸引着每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带着裂纹的草泥墙、精心剪制的窗花、挂在墙上的玉米,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惬意。
这里的人们住的别具一格,吃的东西也很有特色。既有颇有名气的大营麻花,还有用土炒制出来的面豆。面豆吃起来酥脆可口,后味里透着丝丝的咸土味,据说还有健胃消食的功效。
除了特色小吃,还有一道美食不可错过。闻着羊肉香,吃着没有汤,听着像萝卜,不见萝卜样,就是用来形容这道美食的。当地人称它为糊饽,吃起来香而不腻,软烂中不失嚼劲。
糊饽远看像面条,吃起来又不像,一问才知道是用饼丝做成的。而饼丝又是用当地特色糊饽馍做出来的,和常见炒饼丝不同,糊饽里用到的饼丝会更细一些。
糊饽馍制作起来颇有讲究。烧开的沸水放置到60度左右来和面,据说这个水温和出来的面团柔软无筋,用来做糊饽馍最合适不过了。面团经过揉搓表面变得光滑,师傅取出一团刷油擀平再卷起,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
糊饽馍从形状到厚度都有要求。常见饼丝用的馍大多都是圆形,这里的糊饽馍却做成了牛舌状,厚度也要控制在6厘米左右,据说这样切出来的饼丝才会又细又软。
先煎后烤的糊饽馍色泽金黄,热腾腾的散发着面香。表皮经过高温微微隆起,轻轻一碰就裂开了,入口酥脆香。师傅说刚出炉的糊饽馍还要在特制的瓦罐里焖上一夜才行。
瓦罐有散热透气不返潮的功效,焖制了一夜的糊饽馍摸起来软软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和刚出炉时的酥脆相比多了一些软筋。师傅拿起一块,刀起刀落间细细的饼丝就切好了。
当地人吃糊饽分素糊饽和荤糊饽,无论是荤还是素,底汤都很重要。甘山小山羊配上小河沟泉水,大火熬制出来的羊汤浓郁鲜白、味道鲜美,用来烩糊饽口感不会错。
大火热油爆香葱姜,放入调料炒出香味,浇入羊汤大火烧开。等到汤底再次沸腾时依次倒入饼丝、胡萝卜丝、海带、豆腐丁等配菜,改成小火收汁。咕咕嘟嘟间就有阵阵香味飘出来,馋的人直咽口水。
烩好的糊饽色泽鲜艳,泛着油润的光。筷子翻动间,丰富的配菜就露了出来。饼丝吸饱了汤汁爽滑筋道、豆腐软软嫩嫩的、绿豆芽一改往日的爽脆变得软筋绵柔。众多配菜裹着饼丝送入口中,嚼起来又筋又香,回味醇厚。
-陕州糊饽的二三事 -
店名:影苑风味楼
特色:陕州糊饽
消费:人均30-60元
地址:三门峡市陕州区陕州大道区政府西侧
大象新闻编辑 张家赫
来源: 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