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河南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抢占发展“黄金赛道”。
这两天,洛阳华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忙着生产一批氨基丁酸产品订单,完成生产后,产品将出口海外。
洛阳华荣生物技术公司副总经理 苏凤芹:这是我们已经包装完成,等待打托入库的氨基丁酸产品,是咱们欧美订单的一部分。
氨基丁酸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行业,市场需求巨大。华荣生物瞄准行业痛点,组建国际创新团队,先后攻克一系列生物催化生产技术难点,如今,这家成立不到10年的企业,已成为多家国际知名药品企业和保健品企业的供货商。
华荣生物的发展,得益于洛阳市实施的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原则对企业进行针对性帮扶指导等措施,构建起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截至去年底,洛阳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55家,是“十二五”末的3.76倍,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洛阳市科技局总工程师 段学广:十四五时期,洛阳市将持续深化提升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构建国家、省、市“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培育升级体系,实现创新平台数量翻番、质量提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南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奖补、平台建设力度,鼓励企业瞄准产业前沿和技术前沿,转型升级。在河南恒海集团平顶山厂区的技改车间,公司新上马的全自动化机器人焊接系统,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也保证了产品质量。而眼下,企业总投资超过10亿的专业园区也正在施工建设。
河南恒海集团董事长 商洪铨:我们从新的技术红海延伸到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蓝海,就是希望能够抓住新的发展先机,打破传统产业的边界,通过提供创新产品和高效服务,开辟并占领新的高端市场空间。
十三五以来,河南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快速提升,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72家,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到102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居中部首位。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100家创新龙头企业,争取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