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据报道,我国听力残疾人超2054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他们生活在静音的世界里,没有人欢马叫,没有林籁泉韵。虽然世界无声,但我们的关爱将持续发声。在纪念国际聋人日之际,为呼吁社会各界关爱听力残疾人,关注听力健康,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联合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策划推出国际聋人日系列报道,通过真实故事和深度访谈,让更多人了解耳聋知识,共同守护听力健康。
听力损失因素多,需专科检查对症治疗
听力障碍的表现都是听力受损,但原因却有很多,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头部耳部外伤、噪声等,都是引起耳聋的主要因素。
29岁的小美(化名),就是噪声性耳聋的受害者之一。小时候,上学路上,被飞机降落的巨大轰鸣声震坏了耳朵。初中时,一侧耳朵听不到,她并未放在心上。高中时简单的就医和药水滴注,没什么效果,她放弃了继续治疗。上班后,听不清的困境愈发明显。同事在右边喊自己,她只能侧过左耳努力倾听,身后的呼喊,只能转身寻找声音来源。正常交流对她而言,成了一种奢望。
经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检测,小美听力重度损伤,听力为105分贝,幸运的是,治疗一周后,提升到80分贝。如果家长早点关注孩子的听力,早点治疗,效果将大不一样。
无独有偶,17岁的琳琳(化名)最近越来越听不清声音。据琳琳奶奶介绍,小时候喂奶,奶水不慎流进耳朵里,琳琳患上了中耳炎。当时,只是简单地用双氧水进行处理,后来,琳琳住校不常在家,家长也未关注此事,直到最近,孩子说听不到了,家长急忙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
“针对不同的耳聋病因,治疗方式方法也不同。中耳炎是常见病,但很多人不太重视。尤其是急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导致的“后遗症”慢性中耳炎,可逐渐侵蚀听力,中耳炎导致听力损失需早期进行药物等治疗,后期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鼓膜穿孔患者,需行鼓膜修补;如内耳或听神经原因导致有较明显听力影响的,则可以尝试助听器验配。如果药物治疗、佩戴助听器仍不能满足生活、工作需求的,可植入电子耳蜗。”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耳科专家王龙海主任说。
科学用耳预防耳聋,让耳朵不受伤
王龙海主任提到,如果听力功能受影响,将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平时就需要细心呵护我们的听力。而防止耳聋发生的关键,在于避免各种有害因素对听觉的损害。
首先,避免长时间的高强度噪声环境滞留,远离过大噪音、保护耳朵,减少爆震声对听力的损害。正确使用耳机,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内;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 dB使用;最好耳机每隔60分钟拿掉,让耳朵适当休息。尽量避免在吵闹的场所使用耳机。
对于从事与噪音相关职业的人群,单位应加强声源的消声和隔音,做好防护工作,并定期组织职工检测听力,有效预防噪声性耳聋的发生和降低其听力损害的程度。对于非相关职业人群,需要避免接触过大的声音和引起人不舒适感的声音强度。
其次,禁用和慎用各种耳毒性药物。预防孩子耳聋应从母孕时开始,孕妇应避免到过于杂乱的场所去,以免感染或传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脑炎等疾病,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X射线。
最后,给婴幼儿喂奶后,不要平躺,以免回奶或呕吐后,呕吐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腔;注意个人卫生,不要自己随意掏耳;洗澡或游泳时耳内如果进水,及时清理干净以免滋生细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不宜在无防护状态下游泳。
保养耳朵应了解这些知识
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还与我们的平衡感、定位能力等密切相关。当耳部受到损害时,不仅会影响听力,还可能导致眩晕、平衡失调等问题。因此,保持耳部健康不容小觑,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生活规律、多运动,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其次,日常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方法,应单侧交替进行,不可过于用力,擤鼻不当会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再次,耳朵也需要放松,经常按摩也是保养的一种。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最后,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耳科专家王龙海主任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在医院不只是简单地做听力学的检查,还会检查耳朵的外观,如耳廓、外耳道、鼓膜,看有无畸形,有无充血肿胀,有无分泌物,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通过以上正规检查,能及时发现、降低听力损失风险。不管是老年人、年轻人还是儿童,若发生听力下降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以免错过治疗的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