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济源示范区: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精准高效服务项目用地

大象新闻记者  李雪妮  通讯员 孙璐

今年以来,济源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抓住土地要素保障这个“牛鼻子”,从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共完成建设用地征收报批10个批次1157亩,获得省政府批复9个批次885亩,完成土地供应4734亩,为加快推进济新高速、万洋二期、静脉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要素保障。

利用智慧济源时空大数据平台,为发展“保”空间

一是完成包括中心城区、全部11个镇区以及河口村、花石村等重点村庄城乡一体化测图,实现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更新,解决在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编制工作中面临的老图区、无图区的难题。二是加强数字平台应用,增强市级自然资源数据治理能力,打通数据孤岛。例如通过数据融合分析,摸清全域存量建设用地家底,盘活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挖掘土地内生潜力,为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土地要素保障。三是引进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监管新模式,加快地政、矿政等业务部门“数据在线用、业务图上管”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事前、事中、事后开展动态监测,助力小浪底水库北岸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强化规划引领统筹作用,为发展“定”空间

一是以规划定选址。严格根据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用途选址,尽量少占耕地、不占基本农田。注重项目选址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一经确定,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改。二是以规划调指标。建立规划指标动态调整机制,对大项目、好项目科学安排,分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科学引导,以集约节约促进产业集聚,在安排项目用地时,充分运用土地调控这个手段,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以规划明次序。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资金到位、项目进度等情况区分轻重缓急,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用地规模,科学确定项目用地报批的节奏和时序,合理分配用地指标,对拟纳入储备库的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加大产业项目的包装,力争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清单,确保统筹安排。

发挥用地机制政策优势,为发展“争”空间

 一是有限指标保重点。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对国家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宗庄和中礼庄棚改项目、第三污水处理厂等省、示范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用地应保尽保,提高用地保障针对性,真正发挥要素保障作用。二是一般项目靠挖潜。坚持把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资源贯穿于土地管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用地机制的政策优势,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节余指标向乡镇倾斜,大力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三是严格落实增存挂钩制度。持续开展土地利用提质增效行动,既算“增量”账,更算“存量”账,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服务全区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四是深化“标准地”改革。开展配套政策制定、区域评估、控制性指标体系建立等工作,实现土地和企业双筛选,推动经济转型和土地高效利用,确保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落地、落实。今年以来,全市以“标准地”方式供应工业用地12宗,面积975亩。

 改进和优化用地报件审查,为发展“优”空间

不断精简优化建设用地审查流程,梳理审批收件清单,提高审查报批效能,报批时长由1年缩减为3个月,补正次数由平均2.5次降低为平均1.5次。一是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在用地单位提出用地申请并提交项目前期立项、预红线等相关资料之后,将用地组卷征前工作开展流程及各环节对应事项、批次(单选)项目报批程序及组卷资料清单一次性告知用地单位,做好充分沟通对接,避免用地单位多跑腿。并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依法履行“调查—评估—公告—听证—登记—协议”六步征前工作程序并提交完整资料后,出具《受理告知单》,明确项目受理时间节点。二是推进报件三级审查制度。建立“报件人—科室负责人—分管局领导”三级审查制度,严格审查,层层把关,确保用地组卷质量。三是深入开展用地审查报批“提速增效”活动。实行行政审批终身负责制,不定期通报项目用地保障情况,研究难点,疏通堵点,找准“落点”,进一步规范批前程序,加强全程跟踪问效,强化部门间沟通配合,上门主动服务,最大限度压缩环节、缩短时限,加快用地报批速度。

编审:吕超

责编:李雪妮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