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阳 > 正文

信阳商城达权店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回头看

来源:大象联播2022-09-16 09:59:06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曾岩 张道平

信阳市商城县达权店镇地处鄂豫皖三省边界,2015年被国家部委命名为“全国宜居小镇”,2017年又被国家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这里山水秀丽,民风淳朴,3.4万人民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洒着汗水与希望。

自“清理农村‘六清六乱’,实现‘四起来’”活动开展以来,达权店镇党委、政府通过突出点线面、整治抓规范、分工齐作战、宣传随处见、投入多方面、督导压重担、奖惩严兑现七个方面开展工作。截至目前,该镇在全县组织的8次集中评比中累计5次夺得“商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流动红旗”。9月7日下午,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高岭、商城县委书记胡培刚、商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蒋文俊一行到达权店镇检查指导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给予了充分肯定。

据悉,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过程中,达权店镇以“环境整治”为目标,从四个方面入手,让乡村“净起来”。

在强化组织保障上,达权店镇党委、政府迅速建立工作专班,落实“一把手”负责制,躬身入局,靠前指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和引导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去。注重软件资料管理,收集活动期间的图片、文件,留存活动足迹。

在宣传引导上,达权店镇通过线上采取微信、乡村小视频、阳光村务等公众媒体进行宣传;线下印发倡议书1.8万份;书写墙标156条,18块LED屏幕滚动播出信息5000余条;在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努力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人人关心“环境整治”、人人重视“环境整治”、人人支持“环境整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环境整治上,达权店镇动员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组织好374名公益岗位人员,开展对境内国道、县乡道、22个村289个村庄进行集中整治,共出动挖掘机、机动运输车1.4万辆(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416处、清理不规范柴草垛1203处、清除牛皮癣小广告3万余份、规范废品收购站5家、清理池塘106口、粉刷墙壁3.4万平方米、治理污水横流沟渠7521米,整治家禽家畜散养2004家,收集清运无害化垃圾11817吨。各辖区、各路段合理安排公益岗位人员,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全镇共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1033个。规范集镇管理,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停乱靠等行为实行“零容忍”,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硬件建设上,达权店镇硬化村组“断头路”、破损路面7.8公里,清除垃圾,规范道路两边杂物,建起了必备的设施。该镇切实加强背街小巷治理工程,完成集镇街区所有黄土裸露地块的硬化;完成街中河治理工程,把河床宽度由原来的25米拓宽至40米,治理河道2000米,使之形成集防洪、绿化、休闲于一体的开放式滨河绿地;兴建成2000平方米农贸市场一个;抓住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机遇,对街道2万米下水道进行清淤,更新盖板2万余块;配备垃圾收运车辆21辆,洒水车3辆;利用财政投入资金在镇区兴建日处理污水1300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强力推进旱厕改造,深入开展安装与使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户解决改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健全完善资金使用、质量监管、竣工验收等制度,确保改厕质量稳步提升;全镇新增户改厕700家,兴建旅游公厕6座,并安排专人看管。

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达权店镇深刻理解工作内涵,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让乡村“绿起来”。

达权店镇地处深山,国土绿化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93.7%,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2万立方米。为了做到“锦上添花”,该镇在“行道树”栽植上有了新的突破。一条条时而蜿蜒曲折、时而宽阔笔直的乡村公路直通家门口,去冬今春,以英窝、大造等5条28公里“四好公路”为重点,组织沿途群众栽植用材林3.5万棵;结合“四旁植树”,要求各村在村头路边、宅前院后、田坎地边栽植各类小灌木5万株。

该镇不仅在“经济林”发展上下功夫。大河冲村通过流转林地3000发展油茶种植;头战坪村通过能人带动,种植黄桃、冬桃等1.4万株,兴建百亩玛莉亚草皮基地1个;梅河村发展猕猴桃300亩、金银花80余亩。

该镇还在“景观带”打造上做文章。以创建“省级绿化模范乡镇”和“国家级卫生乡镇”为契机,确保镇区内四季有花、常年有绿,在污水处理厂旁边,精心打造湿地公园一个。对街区主干道两边的人行道补植广玉兰、桂花树800余株。对原“栗园”绿化小品进行了改造。在全镇22条89公里长的乡村公路两旁抛洒节节高花籽600余公斤,抗旱护花。现在红、黄、桔三色花卉争奇斗艳,引来蝴蝶翩翩起舞,行人驻足观望。

让乡村的夜晚亮起来,是乡亲们一直的期盼,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开展离不了乡亲们的辛劳付出,达权店镇更以“真诚服务”为目的,让乡村“亮起来”。

国道G220横穿全镇11个村,县乡道途经6个村,过往重型车辆多。

过去,夜幕降临,漆黑一片,村中大多是留守老人儿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各村没有一盏路灯,村庄的文化广场不能充分利用。该镇党委、政府努力克服资金短缺问题,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和“五线入地”工程,安装路灯28盏,使镇区的亮化里程达到3公里。在结对帮扶单位、成功人士、社会贤达三方支持下,共同打造亮化工程,在各村主干道、人口密集区、文化广场、村小学、卫生室等重点区域安装太阳能路灯1117盏,亮化总里程接近70公里。

如今,国道、县乡道、乡村道两侧矗立着崭新的智能太阳能路灯,白天,它们同蓝天碧水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线。夜晚,它们又成为“璀璨群星”,照耀着夜归人回家的路。村子里,在明亮的路灯下,村民有散步的,有下象棋的,村文化广场里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欢笑声和歌声响成一片。

此外,达权店镇还以“培育典型”为契机,让乡村“美起来”。

该镇首先要求做到在环境美上出彩。“镇有重点,村有样板”这是达权店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的一大亮点。该镇党委、政府建立奖惩机制,每月开展一次集中观摩,对排在前十名的村,分别奖励一万元,对排名后三位的村,由村主职上台作表态性发言;凡是能代表镇级水平参加县观摩的示范点,并在全县获得好的名次,一次性奖励两万元。在良好的激励机制鼓舞下,各村结合村情实际,积极挖掘属于自己的发展特色,有的村利用山奇水韵优势,有的村利用古村落优势,有的村利用具有现代气息的农家群居优势,各唱各的拿手戏,各打各的优势仗,村村你追我赶,人人不甘示弱。镇里还成立了规划设计小组,现场指导,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规划一个,建成一个,发挥作用一个。在今年的干旱季度,每天有近千名干部群众冒着39度的高温天气,克服缺水限电困难,鏖战不止。

截至目前,该镇因村制宜、因地制宜打造13个示范点,分别是:香子岗村的八一公园示范点、新店村黄老湾示范点、梅河村代湾示范点、周湾示范点、头战坪村北头示范点、塘畈村下湾示范点、英窝村洪湾示范点、黄泥榜村黄泥榜示范点、幸福村姜茅屋示范点、汪埠村余湾示范点、水竹洼示范点、狮塘村英河示范点、石船村柳坪示范点。

在这些示范点中,该镇安装健身器材330余件,建成绿化小品72处,栽植紫薇、桂花、红叶石楠等名贵树木12000余棵,种植花卉3000平方米,铺设草皮14000平方米,堆砌艺术围墙1600平方米,墙体彩绘3000平方米,并新建公厕9座。如今,示范点内休闲、娱乐等便民设施齐全,成了村民的好去处。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例如,盛店村精心谋划黄皮寨2A级山地游,金岗山村推行康养游,大河冲村实施“谷色茶乡”游,狮塘村开展民宿游。另外,该镇还正积极打造笔架山观景台、灌河湿地公园等独具魅力的“网红打卡地”。

除此以外,达权店镇还要求在心灵美上装扮。该镇要求正确引导群众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各村利用微信群每天播报本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有关新闻,宣传好人好事,倡导文明新风,曝光不良行为。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五美家庭”评选活动。利用“积分卡”“积分超市”等物质奖励,强化环境卫生评比结果运用,改变以往“站边看”为“争着干”。完善“一约五会”,建立健全村镇两级管理网络,设立红白理事监督员,做到红白喜事操办陋习整治常抓不懈,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推行厚养薄葬。结合“饺子宴”“全民阅读”等各类活动,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活动,提升干部群众思想道德水平,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

达权店镇经历全面规范的人居环境整治后,现如今该镇农村真正做到了“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文章关键词:人居环境,达权店镇,商城 责编:吴彦飞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