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章衡 通讯员 张珑钢 /文图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新郑市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政策宣传、企业评价备案、技能人才评价等各项工作。截至目前,新郑市共开展技能培训14102人次,其中,新增技能人才12241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4434人次。

“通过参加培训,我对网络电商直播业务有了重新的认识,我想利用网络电商把种植业做大做强。”5月15日,新郑市辛店镇史庄村村民贾晓丽还对前段时间该镇举行的网络电商直播培训班意犹未尽,对未来发展有了进一步规划。
贾晓丽所说的这场培训班,是辛店镇针对辖区内有电商创业意愿的建档立卡户、网络电商、网红带货主播及其从业者专门举办的。培训邀请了大咖级导师、东瓜视频工厂带货总教官、河南电视台新媒体学院院长、播感教育科技创始人、直播带货运营专家行峰老师。他通过课堂讲授、研讨交流、情景教学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重点从农产品品牌打造、农村电商发展的方向、抖音直播、短视频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的痛点难点,并现场就电商如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客源,提高营业收入等热点问题与参训学员进行交流互动,真正做到了“学用互转、以学促用”。

像辛店镇这样结合群众需求开展的培训班,在新郑市各乡镇(街道、管委会)都实现了开花结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新郑市还积极探索,指导全市职业培训机构和重点企业开启“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培训模式,鼓励和支持劳动者积极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为疫情过后的稳就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培训与不培训是大不一样的,通过系统化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员的技能水平会得到大幅提升,就业水平也会随之提高。”新郑市人社局就业培训科负责人结合新郑实际介绍道,“‘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就是让群众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一证在手,就业创业无忧’”。
为了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这件惠及民生的实事办实办好,新郑市专门成立“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各单位、各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落地落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管领导、负责人、专职人员和各乡镇(街道、管委会)主管领导、负责人、专职人员成立工作专班,村组(社区)负责人、专职人员和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专职人员成立对接服务专班,实行“面对面、一对一、点对点”互联互通精准服务,整体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工作。
同时,新郑市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专班,采取“一对一、傻瓜式、5+2”服务模式,推荐、服务培训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参与社评机构和企业自主评价机构备案。2022年截止目前,新郑市推荐润弘制药等21家企业技能等级自评机构(其中,达利食品等5家企业自评机构采取简易备案程序)、新郑家政协会等6家社会培训评价机构备案。
此外,新郑市强化宣传意识,主动对接服务。在强化新闻媒体、宣传页、海报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重点抓住新媒体方便快捷、受众范围广泛、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优势,构建一个涵盖市、乡(镇)、村组(社区)加培训机构、加企业的专班服务群,注重打通基层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搭建“互联网+人社”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各级微信服务群、钉钉服务群,实时播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政策信息,不断扩大政策信息传播力度,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全市职业技能培训“互联网+”行动,减弱疫情对职业技能培训造成的影响。通过信息平台送政策蛋糕、下培训单子,用脚步丈量服务企业,在劳动者与就业培训平台、企业与就业培训平台之间搭建信息畅通的“傻瓜式、保姆式”一对一服务,实时有解答、有指导、有联络。
新郑市还创新工作举措,激励人才成长,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扩大“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对新郑市推荐产生的世界技能竞赛、省级竞赛、郑州市级竞赛获奖选手给予相应标准奖励。该市还进一步完善《新郑市技能大师及技能大师工作室评审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开展技能大师、新郑大工匠评选活动,对获得国家、省、郑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1万元的追加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