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正文

以“智”助“治” 栾川县电信携手城关镇以数字化推进“四治”并进

来源:大象新闻2022-05-19 14:35:32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记者  张欣欣   通讯员  姜青伟

产业兴了,居民富了,环境好了……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能否跟得上这种变化?栾川县城关镇从加快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入手,在“自治”“法治”“德治”有效治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 “智治”之路,将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改善环境、服务群众、平安建设等工作融入智能化信息平台,以“智”助“治”,“四治”并进,通过社区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创新,让城关镇居民享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栾川县城关镇召开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会议)

用“智慧网格”筑起社会治理“智能底盘”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栾川县城关镇从创新社会治理入手,以提升社区综合治理能力为载体,以“定位网格化、内容多元化、项目精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信息化”为管理手段,全面推行“三级网络、六项机制”的现代化智慧网格管理模式,实现社会管理由粗放向精细、静态到动态、分散到集中、局部到全面的转变,从而走出一条网格化智能管理的新路子。 

自2019年8月以来,镇政府以方便群众为原则,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将辖区科学划分为45个网格,每个网格均配有网格长、网格员和网格警,使之片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中有责;实施多网合一,把原有的综治、环保等群网并入所划的每一个网格,其工作职能由网格员一肩挑,开展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工作。与此同时,把支部建到网格上,每一个网格成立一个支部。45个网格以党建为统领,保障大民生服务的推进与落实。

为使网格员尽快成为“一人多能”复合型人才,该镇改变社区干部兼任网格员的工作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招聘了一批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担任网格员,并对其进行安全生产规范、公共服务常识、纠纷化解技巧等一系列民生业务知识培训。坚持不懈地锤炼精兵,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小网格”服务大民生的本领,从而建起了一支敢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专职网格员队伍。

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该镇发现,由于辖区居民多、需求多样化、网格员工作内容繁杂、手工统计上报工作量极大,出现了工作效率低、网格服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镇党委政府领导积极转变思路,2020年10月,与中国电信洛阳分公司联合,针对城关镇网格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开发了全市首个镇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发,主要包含社区管理和公益服务两大子平台。其中社区管理平台主要是为了加强社区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为社区居民、工作人员提供便利服务。平台涵盖民生、党建、计生、人社、民政、残联等多个方面,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办事的效率。公益服务平台主要突出党建引领,通过构建“受助—助人—互助”“奉献—回报—奉献”的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起有效的社区道德评议机制。

2021年3月,该镇再次联合中国电信洛阳分公司,对原有智慧网格平台进行升级优化,增加了“疫情防控”、“网格警务”、“网格医疗服务”三个模块,进一步提升了平台的服务功能,真正 “网”起“网”实“网”好了市民大小事。

人在网格走,事在格中办。运行近一年来,城关镇网格化智能管理已完成网格的划分、队伍的建立、硬件的建设、“智慧社区”平台开发及大数据录入等,夯实了网格化管理的基础,并在新冠疫情防控、安全隐患排查、防电诈宣传、群众诉求办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镇域网格员通过智慧网格平台,落实“巡查、报告、解决、督查、反馈”工作机制,对高危地区返回人员、居家隔离人员等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兴华路南社区第三网格员杨润冰,管辖7个小区643户1783人。通过智慧网络平台,对每家每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居民服务需求等了如指掌,并能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和真切回应。近日,她在平台上发现一户居民发布的求助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到求助群众,发现是一户残疾人,因行动不便,家中液化气用完需要帮助,杨润水及时联系到换气站人员为该群众灌装了液化气。“以前我们反映问题,社区要协调好久才能解决,现在有了网格员,不但主动找问题,解决的速度还快!”兴华路南社区第三网格住户老李由衷地说。

城关镇党委书记马军会说:“数字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的运行实现了‘三大转变‘。首先,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派遣、办结三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让我们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由传统的“事后被动式的侦查”向全域全网“事前可视化主动防控”“事中实时化跟踪处置”转变,大大提升了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效率。”

用“技防”筑牢平安社区“坚实屏障”

2021年3月21日至23日,城关派出所连续接到电动车被盗的群众报案,该所通过中国电信搭建的“平安社区、智慧安防”监控平台,调取录像视频取证,发现2名嫌疑人消失在伊尹小区西向村中。该所民警迅速出击,仅一天时间,就抓获4名嫌疑人,起获8辆被盗电动车。

“电动车系列被盗案成功侦破,中国电信的智能监控平台立了大功。24小时技防,第一时间调取清晰视频,大大缩短了办案时间,提高了办案效率。”栾川县城关派出所所长党义恒深有所触地说,“以前哪儿有案发,找人协商、签字等繁琐事一大堆,需要花费大把时间。”

“平安社区、智慧安防”项目建设,是城关镇党委、政府全力推进的维护社区治安稳定的重要项目,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致力构建所辖社区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

2020年11月,该镇率先与中国电信栾川分公司联姻,签订了“平安社区、智慧安防”项目建设合同,并把兴华路南社区作为首批建设的试点。

中国电信栾川分公司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推出一揽子惠民措施:解决平安社区建设所需摄像头成本补贴和线路费用;免费搭建智能监控平台;免费承担后期维护;免费提供7天全天云回看等,助力社区平安建设。在资金筹措方面,城关镇采取社区承担、政府补贴的办法,成功搭建镇、派出所、社区三级智能监控平台,在兴华路南社区安装摄像头250个,实现社区公共区域监控无死角、零盲区、360度全覆盖,彻底解决过去“巡视基本靠走,防范基本靠狗”的防范方式。

监控到社区、到户,布下一张联防大网,居民可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查看实时监控视频,实现远程视频查看、拍照录像、语音对讲、远程喊话、全天云回看等功能;镇政府、派出所和社区可通过平台实时监控,群防群治,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作用。“自今年智能监控系统运行以来,社区实现侵财案件零发案,有效的改善了社区治安环境,提升了社区居民生活的安全感。”社区党委书记崔文辉说,“通过平台监督和教育,社区人居环境也得到优化,高空抛物、乱倒垃圾、恶犬伤人等不良现象也没有了。”

2021年3月25日,城关镇组织全镇机关、社区党员干部,就兴华路南社区技防监控建设项目运营、城关派出所现场居民求救演示进行观摩,提速镇区技防监控建设项目的全面实施。6月1日,城关镇同步启动全部八个社区的技防监控设备的安装、运营,确保全镇智能监控覆盖无死角。目前,全镇上线摄像头近1000台,各安防要点、死角、巷道实现了安防监控全覆盖。

(栾川县城关镇在兴华路南社区召开智慧安防现场观摩会  镇党委书记马军会现场向与会人员讲解安防平台)

智慧社区建设助力精准防疫

今年以来,疫情又在全国出现多点暴发的趋势,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城关镇再次与中国电信栾川分公司联合,以君山路社区为试点,打造全省首个智慧社区。

在上级公司的支持下,中国电信栾川分公司向为君山路区建设了基于社区日常管理的智慧平台,该平台具有全量住户管理、网格管理、智慧党建、疫情返乡报备等多项功能。同时,电信公司又为君山路社区配备了10套具有AI功能的摄像头和一台具有测温功能的摄像头,可以实现进出卡点人流统计、口罩佩戴提醒、区域入侵提醒等功能,在15米距离内就可以识别出人脸,30米左右的距离上可以识别出人形体貌。目前,中国电信栾川分公司正在协助君山路社区进行居民信息的平台录入,社区居民信息录入完成后,非社区居民进出社区,AI摄像头即会向平台发出告警信息,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即可进行察看处置。同时,返乡人员报备通过远程扫描二维码填写报返乡信息后,平台自动生成电子文档,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报备的及时性和准确率。

以“智”助“治”治更优。下一步,城关镇将紧紧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以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为努力方向,以智能化治理体系和大数据应用为支撑,做好社区治理这篇大文章。在全镇形成隐患联排、问题联治、风险联控、平安联创的新格局,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有保障,服务不缺位,治理更智慧”目标,让老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社区所带来的民生红利。

文章关键词:社区,&ldquo,&rdquo,网格,平台 责编:姚冬梅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