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客户端
搜索
消息
发布

“煽情戏”“苦情戏”网购骗局大行其道,该如何根治

“员工采集天山雪莲意外身亡,公司将功补过便宜卖出产品”“名医后代遭绑架,保护被夺取的名医秘方”……在一些网络平台的直播带货节目中,这类煽情、苦情的剧情,让老人觉得主播不是在卖货,而是在做好事、行善举,愿意“自掏腰包”买“神药”,让“正义”得以伸张。

有媒体报道称,这些不法“主播”从中可获得近七成的“暴利”。一时间令不少网友感叹:挣的是老人的钱,骗的是老人的心,“伤”的却是老年群体的消费市场。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深,银发族的消费也持续扩大,“银发消费”逐渐成为牵引健康养老、网络购物、出行旅游三大消费领域的“新蓝海”。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长到约106万亿元,老年群体的品类消费开始呈现出场景化、个性化和新型化趋势。尤其是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缩小了老年人的数字鸿沟,老年群体触网消费的“步伐”愈来愈快,不仅便利了老年群体的生活,更释放了巨大消费潜力。

但与“银发消费”持续扩大不匹配的是,部分养老消费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媒体和网络经常爆料,以“养老”名义忽悠、诱导甚至强制老人购买保健品、参与体检康养等骗局不时上演。这些乱象的背后,是一些不法分子抓住直播平台监管不严的漏洞和老年群体信息闭塞弱点,而衍生出的黑灰“产业链”。

老年民生无小事,其触网消费急需各方合力保障“护航”。

强化对直播平台监督管理。相关平台应从严审查直播内容的真实性、正当性,建立直播黑名单和实名准入机制,提高互联网直播营销的准入门槛。优化老年群体的维权服务,统筹相关部门为“银发消费”排忧解难。

加大网络直播违法的惩处力度。针对以虚假宣传等手段诈骗老人的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应依法从严惩处,不仅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而且要及时曝光,禁止其再次进入相关行业从业,提高其违法成本,科学引导直播从业者规范化运营。

提升老年群体防诈防骗意识。大力开展防范养老诈骗普法宣传活动,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向老年群体揭露形形色色的网购骗局,普及网络诈骗的防范和补救常识,提升老人的防诈“免疫力”。此外,子女也应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心理赡养”,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并协助其正常网购,引导其走出消费骗局的“泥淖”。

只有监管部门、网络平台和消费者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及时拆穿直播中的“煽情戏”“苦情戏”,让各种网购骗局无处藏身,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清朗的网络消费环境,才能促进老年人消费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才能使“银发消费”这一“新蓝海”激发出新的动能。(侯大明)

责编:王丽萍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新华每日电讯

TA的热门作品
    大象热搜
    换一换
      0
      0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 登录注册
      • 帐号密码

      服务

      • 客服中心
      • 新闻中心

      扫一扫下载大象客户端

      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5758号-8 豫新网备[2006]51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04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60512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 邮编450008

      首页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