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光远 通讯员 甘双双 程昊/文图
初夏时节,走进光山县孙铁铺镇,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处处河道水清岸绿,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井井有条,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昔日乡村焕发新颜,绿色崛起的乡村田园成为了城市人“心之所往”的“桃源乡”。
环境整治动起来。该镇突出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检验干部担当作风的主战场,210名镇村干部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带头对村内公共卫生地段进行清洁,带动村民自觉维护干净整洁的庭院环境,形成“领导带头干、党员专心干、群众一起干”的良好氛围。结合“网格化治理”,28个村(社区)设置网格378个,网格员552人,兼职网格员228人,利用党员“联户机制”的“就亲、就近、就便”优势,动员村民组长、退休老教师、乡贤达人参与帮带活动,按照地域和影响带动力,每名党员联系包保5至10户群众,由其入户宣传动员,点对点帮助农户搞好家庭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引导农户从“袖手旁观”转变为“人人参与”, 形成村级治理“小网格”推动环境卫生“大整治”的良好局面。 锚定“顽瘴痼疾”,按照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优先整治房前屋后、公路沿线、居民小区,对生活垃圾、河塘沟渠、背街小巷等整治顽疾,由镇主要负责人协调处理,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挨家挨户动员,赢得对环境整治工作的广泛支持。
文明乡风亮起来。该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开展“星级文明户”“五美庭院””评选,采取上光荣榜、曝光台、挂黑旗等方式,引导群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端午节期间,为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落地见效,孙铁铺镇江湾村、屈岗村、龙台村等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陆续开展“庆端午、饺子宴”活动、“三星文明户”表彰活动、“支部联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饺子宴包的是孝心,吃的是爱心,聚的是民心,让老人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潜移默化中带动村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为建设魅力孙铁铺提供了精神动力,更让孙铁铺镇在外“游子”对家乡多了一份难忘的乡愁和不舍的记挂情怀。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让许多爱心人士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该镇正在从“一处美”变“处处美”,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
乡村旅游活起来。该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以环杏山风景区为试点,紧扣“品信阳菜、喝毛尖茶、看淮上山水、住豫南民宿”主题,推进茶旅融合、茶食和合。围绕“春赏花、夏摘莲、秋摘果、冬戏雪”四季宜游格局,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用乡情乡愁吸引游客,端午期间在陈大湾村朱楼村民组成功举办第一届“端午游园会”,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直接经济效益12.2万元,辐射带动周边黄岗、卧龙台等村“第六产业”发展,形成了环境因旅游更美丽、旅游因环境更兴旺的发展态势,打造出具有孙铁铺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风貌,“裂变”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巨大“绿色动能”。
如今,完成了集镇提质、沟渠整治、厕所改造、绿化亮化等建设内容,孙铁铺镇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华丽变身。昔日门可罗雀的村子变成了景区,民房变成了客房,昔日泥泞不堪的乡间土路变成了条条笔直的柏油路,昔日垃圾满天飞变成了小桥流水人家,村民的精气神越来越足、乡村的人气越来越旺、环境越来越好,整个村庄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卷轴画,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