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封 > 正文

开封市示范区环卫中心:党建引领 做献身新时代的环卫先锋

来源:大象河南2022-09-20 14:46:48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陈艳辉 通讯员 孔维营 董啸凤 李红亚/文图

走进开封市示范区,城市街景有序,文明新风扑面,宜居宜业宜游,一派清新景象。这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奉献,“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人洁”的环卫工就是其中最闪亮的星星。

每天,黎明尚未破晓,在辖区94条主次干道,约1700万平方米保洁面积上,在22座垃圾中转站和124座公厕里,在示范区统一部署下,这群最可爱的人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用扫帚做笔,用汗水浇灌,精心雕刻着城市大环境,用心描绘着高质量的城市形象,一年四季不停,寒风细雨不惧。

党支部建在街上。示范区在开封首开先例,探索出“党建+环卫、城管、市政、绿化、照明”联动工作机制,党员带头,冲在最需要的地方,守在群众身边,让党旗在街道飘扬。据统计,2022年7月以来,累计解决问题600余件,托起一个个幸福。

筑牢防控“环卫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做好辖区环卫保洁工作的同时,示范区还加强了辖区124座公厕、1500个垃圾箱、22座垃圾中转站的消杀工作。同时,对环卫设施消杀做好详细消杀台账,做到按时消杀,不留死角。

深度保洁提颜值。每天出动1000余人,机械化车辆140余台,分区域分重点,实行全天候、全方位错时保洁,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交通护栏、公交站亭、路牙石根部进行“地毯式”清洗作业,确保路面无杂物、路牙无灰尘,区域环境整洁。

完善设施快运转。始终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环卫基础实施投入力度,谋划、建设、提升、改造一大批垃圾中转站,推动垃圾清运体系高效运转。近年来,该区累计建设垃圾中转站4座,周天路、四大街、九大街、夷山大街是集环卫驿站、公厕、生活垃圾中转站一体环卫设施,2022年又谋划建设中转站3座。

厕所“革命”破难题。2018年开封市开展厕所“革命”以来,示范区累计建设公厕34座,今年又谋划建设公厕23座。立足人性化设计,首开全市先例对辖区 400 余个公厕指示牌逐步进行更换提升并印刻二维码,在微信小程序上线“示范区便民公厕云平台”提供公厕一键查询、导航服务、入厕评论、问题反馈等四大服务功能,着力解决群众如厕难的问题。

环卫驿站筑港湾。无论酷暑难耐的炎热夏季、还是风雨交加的严寒冬日,该区环卫工们始终任劳任怨的坚守岗位,为给广大环卫工人提供一处遮风挡雨的落脚点、避风港,示范区不断加大环卫驿站建设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建设环卫驿站11座,室内配备休息室、饮水机、图书报刊、微波炉、药柜箱、保鲜柜等常用设施。

提升内功做能手。全面落实“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深度保洁”作业模式,全力实现环卫清扫保洁质量“全市第一、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科学管理、高效调度、密闭收运、日产日清,实现收运处置运转效率和质量双提升;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83%,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全部实现市场化运作,2022年底将建成1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其他乡(场)普遍推开。

完善预案守底线。为应对大雪、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次生灾害,该局制定了《示范区应对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对夏季防汛作业安全和冬季雪期作业进行全面规范,不断提高应对各种恶劣天气的应急反应能力,为环卫工作规范化、安全化、制度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将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强化队伍建设,做最奉献的开路先锋。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智慧环卫平台,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开封市示范区城管局党组成员、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焦俊青表示。

文章关键词:环卫,&ldquo,示范区,&rdquo,垃圾 责编:陈胜利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