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陈伯辉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张朝锋 萌友 周耀钦 文图
为深入贯彻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祥符区医疗保障局全力推动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工作,实现医保经办“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
一、高位推动,党建统领一体化
2022年祥符区委确定了“44236”工作布局,提出建设“六个祥符”工作目标,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双组长工作机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强化了责任分,将医疗保障工作纳入了全区“政务服务就近办”工作体系,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二、上下联动,政务服务规范化
依托“经办服务就近办”平台,突出重心下移、事权下放、服务下沉和便民利企,增强乡镇(街道)事权、层级能力和村(社区)事项代办能力,按照建立“有服务机构、有工作制度、有工作人员、有经办窗口、有系统设备、有统一标识、有事项清单”的医保服务体系目标,由区级层面协调推动,乡、村抓落实,实现了经办服务下沉“三规范”。
(一)规范提升经办服务场所。在乡镇(街道)层面,主要依托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全区乡镇(街道)建设了统一标准的服务大厅,统一标识、标牌、场地等;各乡镇卫生院在区医保局和医共体指导下,在原有医保服务机构基础上,规范了服务场所、统一了医保标识,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在村(社区)层面,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分别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或村卫生室开展医保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5个乡镇(街道)345个村(社区)统一了基层经办场所,实现了医保经办服务下沉,下沉覆盖率达到100%。
(二)规范经办服务窗口设置。在便民服务中心大厅设专项业务区和综合业务区,群众可根据办理业务选择不同窗口,综合业务区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合理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受理”。截至目前,经过区医保局积极沟通对接,在便民服务中心明确了至少1个医保服务窗口、明确1名医保负责人、2名专(兼)职经办人员,在乡镇卫生院明确了1名分管副院长、1名专职人员负责经办服务;在每个村(社区)配备了2名兼职医保专干或协管员,开展经办服务工作。
(三)规范经办服务事项办理。按照“能放必放、应放尽放”原则和“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的要求,认真梳理可下沉业务清单,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医保服务机构严格按照经办事项清单提供办事服务,逐步完善适应企业和群众实际办事需求的工作指南和规程,减少办事环节和时限。截至目前,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和登记变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等13项高频业务权限下放,累计办理1445人次。
三、培训带动,人员服务专业化
针对乡、村两级服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业务不熟练等问题,区医保局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对全区医保系统工作人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对从事医保经办服务的人员开展了医保法律法规、业务流程、操作方法等培训。祥符区区医保局根据实际情况,从本级医保部门中为每个乡镇(街道)选派至少1名对口业务指导员,对经办业务开展常态化指导,确保人员服务专业化。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训医保经办服务工作人员1200余人次,选派30余名业务指导员。
四、信息驱动,一网通办便捷化
按照国家、省医保局统一要求,全区9家定点医疗机构(其中2个医共体、5家民营医院、1家疾控中心门诊部、1家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83家定点零售药店顺利完成了医保信息业务编码贯标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全区职工、居民医保经办业务统一到全国医保经办系统。为提高乡镇业务经办效率,确保乡(镇)、村(社区)能按照医保服务事项清单经办业务,祥符区医保局积极协调网络运营商,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铺设网络,开放端口,将医保骨干网信息系统接入审批服务场所,实现“一网通办”,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全力促动,工作保障精细化
把医保政策宣传工作贯穿到医保服务全过程、全链条,深入开展医疗保障政策“百县千乡万村”宣传宣讲活动,发挥区级融媒体、微信公众号、村党群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和各定点医药机构电子屏等渠道作用,累计发放医保政策宣传页、宣传手册10万余份,进一步加大了对经办服务下沉、政务服务就近办、业务办理流程、经办事项清单等内容的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度,推动更多医保事项“自助办、就近办、家门口办”,切实打通医保经办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