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陈伯辉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康海博
连日来,三门峡各县区持续高温,成为全省“热力中心”。谈到“高温天气”,很多人对它的认识可能只是停留在感觉“热”上,至于什么是高温天气、它的成因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防范等问题知之甚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高温天气是一种气象灾害。我国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同时,把连续数天(3天以上)日最高气温都超过35℃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为“高温热浪”(也称为“高温酷暑”)。高温天气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等。
高温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做好防范呢?

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当预报会出现高温天气时,应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高温天气出门,尤其是在10:00—16:00时间段。若要外出,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应穿浅色、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并做到勤换勤洗;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以备不时之需。在饮食方面,每日除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外,还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并适量饮用淡盐水、凉茶、绿豆汤等。早晚凉爽之时开窗通风,白天尤其是中午时将门窗关闭。适当增加午休,保障足够的睡眠时间。户外工作者应合理安排好工作时间,轮换作业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当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早期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