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作 > 正文

聚焦两会|多领域深化郑焦融合,焦作建设示范区、武陟县、温县3个郑焦融合特别合作区

来源:大象河南2023-01-05 19:26:05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记者  杨继盈

14日,在焦作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焦作市人民政府市长李亦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多领域深化郑焦融合

立足郑州都市圈谋发展,加快推进郑焦一体化,不断巩固区域位势、再造竞争优势。

统筹规划衔接;加快交通互联,推动呼南高铁焦洛平段开工建设,加快新焦铁路项目前期,完善区域轨道交通布局。加快焦平、沁伊等高速公路及跨黄河大桥建设,推进沿太行高速、沿黄高速和省道 230 方庄至寨豁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构建“直连直通+互联互通”的快速公路网络。

促进产业协同,推进资源共享。建设示范区、武陟县、温县 3 个郑焦融合特别合作区,强化产业承接转移,加快哈联科包装机械粮机装备产业园、同仁堂年产 2000 吨中药饮片及 1000 吨中药配方颗粒等项目建设,打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链。

▲ 会议现场

●  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区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城区方案,推动城市跨大沙河向南发展。

高质量建设新材料、绿色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五大特色产业园区,积极引进超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夜间消费场景等业态,形成多点支撑的城市经济新格局。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快神华重机工业遗址更新、李河综合整治等城市更新示范引领项目建设,扎实推进6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开工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880套、交付6040套。

提升精细治理水平。完善城市内涝治理体系,强力推进群英河、瓮涧河、山门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基本消除建成区易涝点。

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数字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   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

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功能集成,发挥县城连接城市、 服务乡村作用。

●  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 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启动4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完成5万亩以上建设任务,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42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200万吨左右。鼓励平安种业、怀川种业等龙头企业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加快温县国家级 小麦制种大县项目建设,稳定100万亩小麦种子基地。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强力推进绿洲怀药冻干产品生产线等54个重点项目,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60家以上。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培育 壮大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 分别达到250家、200家以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救助,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323个行政村背街小巷道路治理,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新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1万户。打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收官战, 确保沁阳市沁南、武陟县沁北等水厂建成通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争创1个省级示范县市、3个省级示范乡镇、50个省级四美乡村,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质感,成为乡里人的美好家园、城里人的向往乐园!


(图片由焦作市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李国营 

 

 

文章关键词: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城市 责编:李国营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