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作 > 正文

焦作武陟法院:法官“线上+线下”齐发力 妥善解决跨域涉企案件

来源:大象河南2022-05-19 13:59:05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记者   耿彩霞  通讯员  王莉莉/文图

“疫情当前,我们无法到现场开庭,十分感谢法官这么尽职尽责地化解我们的纠纷,费心费力为我们排忧解难!”焦作市武陟县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田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妥善化解一起跨域涉企案件,原、被告冰释前嫌,隔着屏幕向田敏致谢。

原告河南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被告江阴市某机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的案件系承揽合同纠纷。2021年1月7日,原、被告双方签订了《岩棉生产线安装协议》,协议约定被告公司负责为原告公司安装岩棉生产线,工期为“最后设备到场后45天”。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就合同价款支付、工人工资支付、误工损失等产生分歧,酿成纠纷,诉至武陟县法院,案件进入田敏审判团队。

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提出反诉,给案件审理增加了难度。又遇新一轮疫情,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田敏决定进“云间”审案,实行“无接触”庭审。4月12日,田敏组织原、被告进行第一次“线上”庭审,并进行庭后调解,可双方因配套设备安装数量、设备调试程度、工期延误造成的损失等问题争执不下,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但田敏并未放弃,她认为从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角度出发,只有促成双方和解才能真正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确认案件事实,4月18日,田敏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深入原告公司进行实地勘察,查明涉案岩棉生产线已经实际投入使用,并确定了设备安装数量,为进一步做好调解工作打牢了基础。

4月28日,田敏组织原、被告进行第二次“线上”开庭,但为了有效化解双方的矛盾,开庭前一天,田敏又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对双方进行“背靠背”调解,从长期合作、发展共赢的角度耐心劝说双方各退一步,当日调解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8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次开庭时,在田敏的主持下,原、被告公司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并通过“线上”方式签订调解书,协议约定由河南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22 年5月31日前支付江阴市某机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35万元,视为本案纠纷全部了结。

至此,双方不再争执,“隔空”和解。


编辑:李国营

 

文章关键词:田敏,双方,&rdquo,&ldquo,被告 责编:李国营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