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强/文图
4月18日,2023第二届中国济源·国际白银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本届白银文化博览会以“共‘济’发展、‘银’领未来”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济源白银产业资源优势、区域特色文旅优势,围绕白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吸引、整合优质珠宝产业资源,培育、壮大白银首饰新兴产业集群,探寻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济源白银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加快白银深加工产业在济源的扎根和壮大,提升济源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高质量打造“愚公故里,中国银都”品牌。本届博览会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济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宏义主持。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济源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建球在致辞中讲到,济源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郑州“1+8”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唯一在全域规划建设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河南省唯一在全域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庄建球介绍,济源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是亚洲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拥有6家超百亿企业、4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豫光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022年济源白银产量达5123吨、占全国的19.05%,矿产银占全国的43.63%,所产白银纯度高达99.999%,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有奖牌用银均来自济源,荣获全国首张也是唯一一张食品接触用银安全认证证书。
基于白银产业的基础优势,济源把延链补链强链摆在重要位置,高标准打造中国白银城,建成标准化厂房20余万平方米、进驻企业20余家,拥有河南省唯一专业化的珠宝首饰电镀产业园、重金属污水处理站和中西部唯一功能最齐全的检测中心,白银全产业生态链融合发展的大格局正在加快完善构建。
近年来,济源高度重视白银产业发展,投资100亿元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国白银城,涵盖原材料生产冶炼及铜锌深加工区、珠宝饰品智能制造加工园区、表面处理园区、综合服务体验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建成后,可入驻企业3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6万余个,可年深加工20吨黄金制品、2000吨白银制品、4000吨铜制品、6000吨锌合金。
大力实施白银深加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向下游延伸、向高端进军、向精深加工挺进,实现“论吨卖到按克售”的转变,推动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和白银产业价值链提升,实现有色产业、文化品牌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
据了解,此次博览会精心谋划“两会两赛四论坛”, 设有白银展区、饰品展区、非遗展区、设计师展区、特色产业集群展区及“王屋山杯”全国大学生白银首饰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区,共吸引参展企业300余家,展出作品6000件左右。现场签约投资项目43个,总投资245.6亿元。博览会期间,济源还将举办2023首届菜花节暨王屋种谷论坛,全面推介济源种业振兴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大象新闻(济源)热线:16613808662